【百度百科】
閾值(yù zhí)又叫臨界值,又稱閾強度,是指釋放一個行為反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強度。
低于閾值的刺激不能導致行為釋放。
1.在反射活動中,閾值的大小是固定不變的,在復雜行為中,閾值則受各種環境條件和動物生理狀況的影響。
2.當一種行為更難于釋放時,就是閾值提高了;當一種行為更容易釋放時,就是閾值下降了。
分類:
1.小孩出生什么都是新鮮的,閾值太低,對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心。
2.成年人閾值高,對大多數的事物都提不起興趣,只有強烈的刺激才能引起興奮感。例如:喝酒、刷抖音、嫖貨。
3閾值極高的應該成為病人。對一切都毫無興趣,情緒低落,與抑郁癥非常相似。
思考:
生活中到處充滿“刺激”。所有的娛樂活動,本質上都是刺激手段,讓人通過刺激得到快樂。只是人有不同,閾值不同,有人做過山車感受到刺激,有人感覺毫無感覺,有人刺激過度只覺得驚恐。
娛樂活動順應人性,但真正有價值的事,都是逆人性的,都不是為了讓人“受刺激”,學習是如此的苦。
為了不學習,人可以進行自我欺騙,以為可以走捷徑,避免吃苦,以為不學習可以學好。通過無數次痛苦的失敗經驗,提高學習的閾值。
(寫到此處突然意識到只考慮到快樂,痛苦也是有閾值高低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