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時候愿意一點一滴去記錄的時機轉(zhuǎn)瞬即逝,因為新鮮所帶來的強烈感官暈輪是一個一去不復返的deadline,像初為人母的眩暈感和母愛泛濫,也許只有在孩子小的時候更為明顯,更值得記錄和更愿意記錄。
那些初次見面就產(chǎn)生的愛情,都被稱為一見鐘情,都引得無數(shù)編劇折腰扼腕,因為那些第一次,那些里程碑,那些儀式感樣的莊重對待的態(tài)度,是絕無僅有的。
所有的沖突都集中在那一瞬間里,排山倒海,思緒萬千,你提起一萬個勁頭去應對,只為消除實踐中的不擅長,只為盡快告別新司機的稱號。
有時候一點一滴的記錄很珍貴,因為你知道那點滴的積累是你積洪荒之力畢其功予一役的奮斗。其實人一生中為其真心奮斗的東西并不很多,尤其像我這樣萬事想瀟灑,想渾然無世外的文藝女。
無論意識形態(tài)如何,三觀端正是沒有辦法的,著眼于細處就是干一行就要勝任一行,干好一行,這是基本做人的規(guī)則。
而對于文字,天生的鐘愛,已經(jīng)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無論對于擅長還是不擅長的領域,只要是關乎文字,只要是需要進修文字,統(tǒng)統(tǒng)都愿意努力。這居然在從前連自己都沒有發(fā)現(xiàn),居然都要默默了,幸虧自媒體的興起,給了一個讓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平臺,進而讓他人了解自己的平臺,這就夠了嗎?遠不止。
文字的類型,適用范圍,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熱愛文字的各種處理方式就要嘗試不同的文體。
果真有什么類型是文字愛好者所不能擅長的嗎?我認為不存在,萬事皆怕有心,有心的地方就會存在擅長。
遇良師不學,會后悔終生。我覺得我的老師很有才干,能和有才干的老師相遇是一種福祉,認真學習,謹遵師命,多練筆,多讀多看,多方轟炸以后必有所得。
果然,昨天精度一篇行內(nèi)網(wǎng)站文章,學習所謂的套路,仔細閱讀后,果然被我瞧出些端倪。第一遍抓套路,什么圍繞什么什么重點,致力于參與什么什么工作,著力改善什么什么條件,同時,某某某提出,助力什么什么戰(zhàn)等等。
第二遍抓主旨內(nèi)容,各種關鍵詞,關鍵概念,統(tǒng)統(tǒng)提煉出來放在那里。
然后有空的時候,想套路的時候往里套內(nèi)容,想內(nèi)容的時候往外加套路。
跑步的時候,接送兒子騎自行車的時候,有空的時候,心中稍稍回憶一遍,套一遍,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學習,而且還不是死記硬背,比背誦淺,而且可以隨時提取出來,這個很關鍵。這樣的尺度剛剛好,很難得。
這樣的幾遍過后,突然發(fā)現(xiàn)對套路有了領會,對那篇主題報道的主旨內(nèi)容有了深度的理解,就是一篇精讀,豁然開朗,就是一篇精讀過后,今天的新聞稿突然沒有那么難,先行整理主要內(nèi)容,然后用套路的話語表達出來,自己能利用那樣的文體表達的更好,順暢自然,拿捏不準的就查閱別人好的詞匯套路,或者等明日領導予以修改。能有人給修改稿件真是三生有幸的事情。
今天的順暢源于昨日的方法論后的頓悟,這樣的順暢真的比較難得,昨天還在抓耳,今天就耳聰復明,豈不快哉。
照此方法,一小篇一小篇攻克,進而可以攻克大材料,是我的夢想,寫出我心中滿意的大材料,幸運的是我有權(quán)威的范本,認真求學,像中文系的大一學生一樣,文字,從零開始,謙虛向?qū)W,不懂要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