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會用到我在《長尾理論隨筆》、《什么決定了我們的喜好,以及品牌效應的來源》所提出的觀點:
長尾理論的人性本源在于每個人品味的獨特性。
激活長尾市場的第三種力量是供需相連的力量(過濾器),它幫助消費者找到符合需求的商品。
一個人喜歡或厭惡某樣事物,在于他由此想到了什么,最終獲得了積極還是消極的大腦反應。
決定一個人喜好的三種因素分別為遺傳因素,社會文化和個人經歷,而個人經歷這一因素的存在證明一個人的喜好是可以被后天塑造的。
品牌效應的產生在于公司通過產品將公司的品牌形象與該產品所包含的其他能夠引起消費者積極反應的因素捆綁在一起,建立起消費者對公司品牌形象的積極認知(巴普洛夫的狗,將鈴聲這一品牌形象與有吃的這一積極體驗捆綁在一起,從而建立起狗對鈴聲的積極認知)。
短視頻電商、淘寶二樓火了,PGC電商火了,網紅電商火了,說到底,內容電商現在是風口了,內容電商的本質是什么?
長尾理論中,過濾器的本質在于幫助消費者找到符合需求的商品,這句話有兩種解法,第一種:假設用戶的需求不變,提供給用戶更好的方式去找到滿足自己需求的商品。第二種:假設商品不變,通過其他手段將該商品創造成用戶需求(由上文知一個人的喜好是可以后天塑造的)。第二種,就是內容電商。
內容電商轉化率的核心在于通過內容創造的用戶需求有多強,而這個用戶需求的強弱,在于你能夠多近的把握到你目標用戶群的G點,這一因受相似遺傳因素,社會文化和個人經歷影響所導致的擁有相似喜好的目標用戶群的那個相似喜好,你究竟有多了解。之后,通過內容電商所提供的內容,誘導用戶將該喜好與商品建立依賴關系,讓用戶覺得購買了這件商品,就能離自己的目標更近一些,轉化率自然就會大大提升。
4 月份的淘寶大學年會上,阿里無線事業部總監聞仲提出了內容化、電商化的概念,「無線時代來看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碎片化,第二是個性化,第三是場景化。如果把這三點往下拆解,內容化和社區化是這三個關鍵詞的重要解法。
如果把內容化和社區化再往下拆解,這兩種解法的本質,就是批量塑造用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