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更新【2022-01-26】-----
本文目錄結構預覽:
- 一、簡介
- 二、存儲原理
- 三、使用 vim
1、語法
2、vim的模式 - 四、命令模式
1、移動光標
2、搜索
3、使用行號
4、替換文本
5、刪除與撤銷
6、復制與粘貼
7、換行
8、設置選項
9、使用shell命令
10、插入文件中的數據
11、保存與退出 - 五、異常恢復
- 六、初始化文件
- 七、總結
- 八、參考
一、簡介
Unix系統的文本編輯器有許多種(vi、vim、nano、emacs等),但本文只討論vi/vim,因為vi/vim是Unix系統上最常用的文本編輯器。絕大部分Unix系統都默認安裝有vi或者vim程序,或者二者同時安裝。
其實vim就是vi的改進版,而且現在很多Linux系統都用vim取代了vi,但是同時又保留了vi這個命令的使用習慣。意思就是,在你的系統上vi和vim命令都可以使用,但其實你使用的是同一個程序,因為vi指向的也是vim。
用下面的方法你可以證明你使用的vi是不是vim:
linux1@noseeu:~$ which vi
/usr/bin/vi
linux1@noseeu:~$ which vim
/usr/bin/vim
linux1@noseeu:~$ ls -l /usr/bin/vi*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0 Feb 1 2021 /usr/bin/vi -> /etc/alternatives/vi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1 Feb 1 2021 /usr/bin/vim -> /etc/alternatives/vim
-rwxr-xr-x 1 root root 3165768 Nov 8 14:21 /usr/bin/vim.basic
linux1@noseeu:~$ ls -l /etc/alternatives/vi*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Feb 1 2021 /etc/alternatives/vi -> /usr/bin/vim.basic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8 Feb 1 2021 /etc/alternatives/vim -> /usr/bin/vim.basic
linux1@noseeu:~$
或者你直接在命令行輸入vi也可以知道。
這兩者的使用方法其實基本是一樣的,本文將以vim為環境展開介紹。
二、存儲原理
當使用vim時,存放數據的存儲區域稱為編輯緩沖區(editing buffer)。當使用vim編輯文件時,vim就將文件的內容復制到編輯緩沖區,因此你處理的內容其實是數據的副本,而不是原始數據。
vim通過將編輯緩沖區保存在一個交換文件(swap file)中,提供了出色的恢復功能,交換文件與正在編輯的文件存儲在同一個目錄中。交換文件的名稱一般是.原文件名.swp
這樣的格式。
三、使用 vim
1、語法
vim - Vi IMproved, a programmer's text editor.
vim [options] [file ..]
vim [options] -
vim [options] -t tag
vim [options] -q [errorfile]
vim 命令的選項非常多,但是大多時候我們并不需要用到,我們最常用的只是“vim [文件名]
”。
一般情況下,我們還需要知道的是這兩個選項:-r
(恢復文件)和 -R
(只讀模式),后面會詳細介紹。
對于習慣使用 vi 的同學,可以使用vim -C
來啟動 vim,這個選項可以使 vim 盡可能地像 vi 一樣。
2、vim的模式
vim有兩種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mode)和輸入模式(input mode)。
1)在命令模式時,所有鍵入的鍵都會被解釋成命令。
當啟動vim時,你所處在的模式就是命令模式。
可以使用這些命令切換到輸入模式:i、a、I、A、o、O。當然,這6種并不是所有切換到輸入模式的方式,它們是比較常用的方式。
命令 | 說明 |
---|---|
i (insert) | 切換到輸入模式:在當前光標位置前插入數據 |
a (append) | 切換到輸入模式:在當前光標位置后插入數據 |
I | 切換到輸入模式:在當前行開頭處插入數據 |
A | 切換到輸入模式:在當前行末尾處插入數據 |
o (open) | 切換到輸入模式:在當前行下面插入一行 |
O | 切換到輸入模式:在當前行上面插入一行 |
2)在輸入模式時,鍵入的內容將直接插入到編輯緩沖區。
在輸入模式時按<Esc>鍵就可以切換到命令模式。當你不知道自己是處于什么輸入模式時,只需要連續按兩次<Esc>鍵就可以確保你是在命令模式了。
當你處于輸入模式時,Vim將在屏幕下方顯示如下提醒:
-- INSERT --
下面將著重介紹命令模式下的常用操作。
四、命令模式
1、移動光標
按鍵 | 說明 |
---|---|
← / <Backspace> | 將光標向左移動一個位置 |
→ / <Space>(空格鍵) | 將光標向右移動一個位置 |
↑ | 將光標向上移動一個位置 |
↓ | 將光標向下移動一個位置 |
<Enter> | 將光標移動到下一行的開頭 |
0(數字0) / <Home> | 將光標移動到當前行的開頭 |
$ / <End> | 將光標移動到當前行的末尾 |
^ | 將光標移動到當前行第一個非空字符上 |
w | 將光標移動到下一個單詞的詞首 |
e | 將光標移動到下一個單詞的詞尾 |
b | 將光標移動到上一個單詞的詞首 |
) | 向前移動到下一個句子 |
( | 向前移動到上一個句子 |
} | 向前移動到下一個段落 |
{ | 向前移動到下一個段落 |
H | 將光標移動到屏幕的頂部(high) |
M | 將光標移動到屏幕的中間(middle) |
L | 將光標移動到屏幕的底部(low) |
<Ctrl>-F / <PageDown> | 向下(前)移動一屏 |
<Ctrl>-B / <PageUp> | 向上(后)移動一屏 |
`` | 將光標返回上一個位置 |
為了增強移動命令的功能,可以通過在命令前面輸入一個數字來重復執行光標移動命令。如:向下移動10行“10↓
”,或者向前移動5個單詞“5w”。通常對于任何vim命令使用重復數次都是允許的,只要這樣做有意義。
2、搜索
命令 | 說明 |
---|---|
/ | 向下搜索一個匹配值 |
? | 向上搜索一個匹配值 |
如你要搜索單詞was,則可鍵入“/was
”,然后按<Enter>
鍵。系統就會從你光標的位置開始向下搜索,然后跳到第一個搜索到的位置。
你需要繼續搜索的話,則可以按n
鍵,將延相同方向繼續搜索(/
模式繼續向下搜索,?
模式繼續向上搜索),按N
鍵則延相反方向搜索。
為了更加的靈活,vim允許使用正則表達式指定搜索內容。如:輸入/R[a-z]*d
然后回車。
3、使用行號
顯示行號::set number
隱藏行號::set nonumber
跳到指定行號,如跳轉到第50行:50G
,注意G是大寫。
跳到文本的第一行:gg
,連續按兩次g鍵,相當于1G
。
跳到文本的最后一行:G
,大寫G。
也可以通過鍵入:
后面跟行號,再按回車跳轉到指定行。
如跳到200行::200
跳到文本末尾::$
,等同于G
4、替換文本
命令 | 說明 |
---|---|
r |
可以將一個字符替換為另一個字符 |
:s/pattern/replace/ |
替換當前行 |
:lines/pattern/replace/ |
替換指定行,line 表示行號 |
:line,lines/pattern/replace/ |
替換指定范圍的行 |
:%s/pattern/replace/ |
替換所有行 |
~ |
使用~ 鍵,可以使用當前光標處的字符進行大小寫切換 |
pattern
是希望被替換掉的模式,replace
是替換文本。
在命令行的末尾,可以使用c
告訴vim在替換前需要再次確認,而使用g
則表示替換該行的所有匹配項。
當進行多條替換并未結束的時候,可以通過按<Ctrl>-C
來中途停止,這將放棄整條命令的替換。
如:
:%s/UNIX/Linux/g
表示把全文的UNIX替換為Linux。
:.,$s/UNIX/Linux/g
表示從當前行到最后一行的UNIX替換為Linux,.(點號)代表當前行,$代表最后一行。
5、刪除與撤銷
刪除:
命令 | 說明 |
---|---|
x | 刪除當前光標處的字符 |
X | 刪除光標左邊的字符 |
D | 刪除從當前光標到本行末尾的字符 |
dd | 刪除當前行(dd前面也可以加數字,如10dd 從當前行開始往下刪除共10行) |
:lined |
刪除當前行,line 表示行數,如::5d 刪除第5行,:%d 刪除全部 |
:line,lined |
刪除指定范圍的行,如:1,.d 將第一行到當前行之間的所有行刪除,:1,$d 刪除全部 |
d后面還可以跟一條光標移動命令,這時將刪除從當前光標位置到光標移動命令所指示位置的所有字符。
如:
dw
,刪除一個單詞
d10w
,刪除10個單詞
db
,向后刪除一個單詞
d2)
,刪除2個句子
dgg
,刪除當前行到第一行的所有內容
撤銷:
命令 | 說明 |
---|---|
u | 撤銷上一命令的修改內容 |
U | 恢復當前行 |
. | 重復上一命令的修改 |
U
命令可以將撤銷自移動到當前行的那一刻起,對當前行所進行的所有改變。U
命令可以撤銷大量改變,一次就將當前行的所有改變都恢復。但是,僅當沒有離開這一行時U
命令才有效。
使用.
命令的時候要特別小心。當你使用u
命令撤銷一個修改時,點擊一次.
將取消你剛剛的撤銷。
.
命令的詳細介紹是:重復上一命令對編輯緩沖區的修改。
比如:你在文本某個位置插入了一個單詞(添加了一個單詞),然后你不想要這個單詞了,你可以按u
撤銷剛剛插入的單詞(單詞被刪了)。但突然你又想要了,你就可以按.
來取消剛剛的撤回(單詞又回來了)。但這時你再按一次.
的話,那剛剛恢復的單詞會再恢復一次(這一般不是你要的結果)。
再比如:當你用dd
刪除一行文本后,按.
你會發現也會繼續再刪除一行文本,這時你繼續按.
它還會繼續刪。
6、復制與粘貼
vim總是在一個稱為無名緩沖區(unnamed buffer)的儲存區中為上一次刪除(或者復制)保存一份副本。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p和P(put 放入)命令將無名緩沖區的內容復制到編輯緩沖區中。注意,無名緩沖區每次只能存放一次內容,也就是最新的一次。
p(小寫)命令將無名緩沖區的內容插入到光標當前位置之后。如果無名緩沖區的內容是整行的話,那么p命令會將無名緩沖區中的行插入到當前行的下面。
P(大寫)命令將無名緩沖區的內容插入到光標當前位置的左邊。如果無名緩沖區的內容是整行的話,那么p命令會將無名緩沖區中的行插入到當前行的上面。
刪除命令前面已經介紹過了,那么怎么把內容復制到無名緩沖區呢?
在不刪除文本的情況下,可以使用y、yy和Y命令將文本復制到無名緩沖區中,我們稱這是接出(yank)了文本。
常用操作組合:
命令 | 說明 |
---|---|
p | 把無名緩沖區的內容,插入到光標后面/下面 |
P | 把無名緩沖區的內容,插入到光標前面/上面 |
xp | 調換兩個字符的位置 |
deep | 調換兩個單詞的位置 |
ddp | 調換兩個行的位置 |
yw | 接出(復制)1個單詞 |
y10W | 接出(復制)10個單詞(忽略標點符號) |
yy | 接出(復制)1整行 |
10yy | 接出(復制)10整行 |
Y | 可以用Y(大寫)來代替yy |
除了上面常用的復制粘貼命令,當我們遇到大量的行需要進行復制粘貼時,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co
(copy,復制)與:m
(move,移動)。其中:co
不刪除原始行,:m
刪除原始行。
命令 | 說明 |
---|---|
:x[,y]coz |
把x(或者x至y)行復制到z行的下面 |
:x[,y]mz |
把x(或者x至y)行移動到z行的下面 |
上面的x、y和z都表示行號。
7、換行
1)換行
命令 | 說明 |
---|---|
r | 可以將一個字符替換為另一個字符 |
所以當鍵入r
然后<Enter>
回車,就變成換行了。
2)合并行
把光標移動到某一行,然后鍵入J
(大寫字母“j”),這將會把當前行與下一行合并成一行。
J
的前面也可以加數字,如5J
合并5行(把當前行與它下面的4行合并)。
8、設置選項
前面的第3小節【3、使用行號】用的就是vim中設置選項的語法:set number
。
設置選項的命令語法有以下兩種形式:
:set [no]option...
:set option[=value]...
:set option
表示打開某項設置,:set nooption
表示關閉某項設置,vim中很多設置選項默認值都為off(關閉狀態)。
常用設置選項:
命令 | 縮寫 | 默認值 | 說明 |
---|---|---|---|
:set number 、:set nonumber
|
:set nu 、:set nonu
|
off | 顯示行號、(默認)隱藏行號 |
:set tabstop=num |
ts |
8 | 設置制表符的間距(默認一般為8) |
:set ignorecase |
ic |
off | 在搜索過程中忽略大小寫(默認不忽略) |
:set list |
無 | off | 將制表符顯示為^I,將行的結束顯示為$ |
:set lines=num |
無 | 24 | 屏幕顯示文本的行數(窗口/屏幕大小-1) |
:set shiftwidth=num |
sw |
8 | aotoindent(自動縮進)使用的空格數量 |
:set all |
查看所有選項的值(這個挺有用的) | ||
:set |
:set 命令本身可以查看那些改變了默認值的選項 |
||
:set option? |
在指定選項后面加? (問號)可以查看該選項的值,如::set number?
|
||
:set wrapmargin=num |
wm |
0 | 該選項只影響輸入模式,表示vim編輯時輸入的行內容離右邊緣num個字符數時自動換行,0表示不自動換行 |
設置選項的語法允許多個選項同時設置,如::set number tabstop=4
9、使用shell命令
在vim中有幾種調用常規shell的方法。
命令 | 說明 |
---|---|
:!command |
:!command 表示:! +shell命令。暫停vim,執行shell命令 |
:!! |
暫停vim,執行上一條shell命令 |
:sh 、:!bash
|
暫停vim,啟動一個新shell |
:r!command 、:r !command
|
在vim的編輯緩沖區插入shell命令的輸出內容,r 后面可以加一個空格 |
如:
:!date
,將暫時退出vim執行date
命令,執行完date
命令后再按<Enter>
按就可以回到vim了。
:r!date
,將在你的光標處的下一行插入date
命令的輸出內容。
:sh
與:!bash
命令可以暫時退出vim回到shell界面,這時你可以在shell界面執行多條shell命令。執行結束之后可以按<Ctrl>-D
或者加入exit
就可以回到vim。
與下面小節介紹的一樣:r
可以加入行號。
10、插入文件中的數據
在vim中,想把現有的文本插入當前的編輯緩沖區,可以使用:r
命令,語法如下:
命令 | 說明 |
---|---|
:[line]r filename |
line 是行號,filename 是文件的名稱 |
:r
命令讀取文件filename
的內容,并將該內容插入到編輯緩沖區的指定行之后。如果末指定line
則表示插入到當前行之后。
如:
:0r test.txt
表示把test.txt文件的內容插入到編輯緩沖區的開頭。
:$r test.txt
表示把test.txt文件的內容插入到編輯緩沖區的末尾。
11、保存與退出
命令 | 說明 |
---|---|
:w |
write,將數據寫入到原始文件,即保存文件 |
:w filename |
將數據寫入到一個新文件 |
:w! filename |
覆蓋一個已有的文件 |
:w>>filename |
將數據追加到指定文件中 |
ZZ 、:wq 、x
|
即<Shift>-z-z ,保存文本并退出vim |
:!q |
強制退出,不保存修改 |
如果忘記了正在編輯哪個文件,可以按<Ctrl>-G
,這將顯示文件名稱和你在這個文件中的位置。
在自用vim編輯文件的時,當你完成了當前文本的工作,使用以下命令可以不需要退出vim直接打開新的文件。
命令 | 說明 |
---|---|
:e filename |
切換到一個新文件 |
:e! |
重新打開原文件 |
使用該命令要確保當前文本已經用:w
命令保存了,否則vim會彈出一個錯誤提示。當然,不需要保存的話你也可以用:e! filename
命令強制切換。
當你對當前文件做了很多更改時,突然全都不想要了,那你可以用:e!
命令重新打開原始文件。
五、異常恢復
當你在使用vim編輯文件的時候,突然程序意外中斷了(如斷電、斷網、程序崩潰、人為失誤等),這時怎么辦。
放心,vim也提供了非常出色的恢復功能。前面也有介紹,當你在使用vim編輯文件時,vim將文件的內容保存到一個編輯緩沖區中,就是一個交換文件(swap file),名稱一般是.原文件名.swp
這樣的格式。
當你正常保存退出vim后,這個交換文件會被自動退出。但是當你是意外中斷編輯的時候,該文件不會被自己刪除,這時你會可以用它來恢復你的數據了。
這里我可以模擬一下,在我編輯文件testmini時,由于斷網意外與服務器連接突然中斷了,我修改的內容也沒保存。
這回我重新登錄系統時,可以看到如下:
linux1@noseeu:~$ ll
-rw-rw-r-- 1 linux1 linux1 1162 Dec 22 18:07 testmini
-rw-r--r-- 1 linux1 linux1 12288 Dec 22 18:07 .testmini.swp
linux1@noseeu:~$
或者使用命令vim -r
去查看可恢復文件。
此時,文件夾中多了一個文件.testmini.swp,接下來我可以用如下方法進行恢復:
方法1:直接用vim打開原始文件,然后根據提示操作。
當我用vim testmini
直接打開時可以看到如上的提示。vim給我們提供了5個選項:
命令 | 說明 |
---|---|
[O]pen Read-Only | 以只讀模式打開(打開的是編輯前的原文件) |
(E)dit anyway | 繼續編輯(也是打開編輯前的原文件) |
(R)ecover | 恢復 (把異常中斷的數據恢復,然后打開編輯) |
(Q)uit、 (A)bort | 退出(不進行任何操作) |
從上表可以看出,到這里我們按R
(這里不區分大小寫)鍵然后回車,就可以恢復我們編輯的數據。(之后記得要保存再退出)
方法2:使用命令vim -r filename
linux1@noseeu:~$ vim -r testmini
這時提示如下:
這時直接按回車就行(然后保存、退出)。
最后!不管你是通過以上兩種方法中的哪一種來恢復數據,還有最后一步就是你都得手動刪除.原文件名.swp
這個文件。
linux1@noseeu:~$ rm .testmini.swp
否則你每次用vim打開這個文件的時候它都會彈出提示。
六、初始化文件
在vim啟動時,它會在home目錄中查找初始化文件。如果存在初始化文件,vim會讀取并執行查找到的初始命令。
vim首先會查找.vimrc
(rc, run commands)文件,如果該文件不存在,那么繼續查找.exrc
(ex, vi的早期版本)。如果兩個文件都同時存在,vim只會讀取.vimrc
文件。
其時,vim的初始化文件可以非常簡單,一般就是經常使用的一些set命令。如下是我創建的一個.vimrc
文件:
七、總結
本文的內容包括了vim的絕大部分常用操作和命令,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其實,這只是vim的冰山一角,vim的功能是如此的強大和復雜,以至于可以說“沒有一個人能知道vim的所有內容”,事實上也沒有這個必要。
如果覺得本文沒有能滿足你的胃口,想要去了解更多,那么你也可以去查看vim的其它相關教程。在linux系統可以直接使用命令vimtutor
查看《VIM Tutor》,打開看到的頁面將會如下:
《VIM Tutor》總共分為七大課時,每個課時包含若干小節,然后每個課時最后都會附帶一篇總結,也是一篇不錯的教程。
最后,這里總結幾個大家可能會感興趣的vim的其他功能,方便大家想了解的時候可以去查找:
- 分屏操作 Split
- 折疊操作 Folding
- 語法高亮 Syntax Highlighting
- 視圖模式 Visual mode
- 內置腳本 Vim script
- 宏 Macro
我試了一下分屏、折疊這兩個功能,感覺還挺好玩的,哈哈哈......
分屏、折疊的效果圖:
最后,最后
花了兩天兩夜的時間,終于把關于vim的知識點整理完了。有哪里寫錯的,或寫得不好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八、參考
VIM User Manual:https://vimhelp.org/usr_toc.txt.html (更全面!)
書箱:《Unix & Linux 大學教程》第二十二章 (美)Harley Hahn 著 張杰良 譯
教程:《 VIM Tutor — Version 1.7》 Michael C. Pierce、Robert K. 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