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不完美,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1.

春節(jié),莉莉姑娘帶了2歲的兒子一家三口回先生的老家過年。本來一個假期時間不長,都花在和先生一起串門走親戚,一遍遍重復著客套話上了。應付那些不熟悉的親戚們,自己很累也就算了,關鍵孩子的生活規(guī)律被打亂,飯不好好吃,當媽的心里急啊。偶爾和先生抱怨兩句。想想,這也是妻子的職責之一吧。

可比這更難熬的是,莉莉和先生老家的那些親戚們聊天。城里各種溝通忌諱,在她們哪兒全都不是事兒。除了打聽年齡、工作、工資、房子以外,還會問些什么時候生二胎啊、娘家都是干什么的啊之類的話題。好吧,這些也就認了。想想不就是過年這幾天么。

但每每話題落到孩子身上時,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先是一臉責怪的說,你給孩子穿太少啦;孩子吃飯不行啊,你要多喂他;你這孩子怎么有點內向啊,怎么不喊人呢.....

后來兩個姨媽忽然看到莉莉家寶寶的門牙蛀掉一點,像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大聲問莉莉:“怎么不帶孩子去醫(yī)院看看,還可以補補牙。”莉莉解釋說寶寶體檢時醫(yī)生說只要堅持刷牙漱口,不需要專門看牙醫(yī)的。一個姨媽說,“體檢醫(yī)生懂什么呀!”另一個姨媽說:“孩子這種蛀牙一般是媽媽的奶不好引起的!”這大過年的,人生地不熟,莉莉被聊得實在胸悶沒處理論。

晚上,莉莉發(fā)微信給嫁給山東某地的好友,向她訴苦。好友回復了一個哭臉,說,“我老公家的風俗是,吃飯男人先吃,女人不能上桌的?!這會兒,我正餓著肚子和幾個大娘大嬸大姐們在廚房里或做飯或聊天等著呢,說是要等男人們吃好喝好了,她們再把飯菜端下來吃。我千里迢迢,大過年跑過來,上他們家來吃剩飯來了?!這都什么年代了!”

莉莉想想好歹自己先生這邊女人還可以一起上桌吃飯,這么一想,也沒啥抱怨了。


2.

話說,這幸和不幸的感覺,竟然是在比較中獲得的。

遭遇不會說話的親戚怎么辦?

沒怎么辦,趕緊跑唄。找個借口溜掉,帶上娃去趟廁所總可以吧。等一下,我接個電話哦。你們聊著哈。起身,拉著娃轉移陣地。

實在不行,可以把話題扯到對方身上,“嬸嬸啊,你帶娃很有經驗啊。帶了幾個娃啦?”然后笑而不語,接下來你會清凈上好一會兒,至少你不用回答和解釋。

什么?聽著胸悶?還真犯不著往心里去。

第一,你沒義務教育她。相信生活會教育她。

第二,你也教育不了她。畢竟一年見個一次,犯不著那么費力氣。

第三,保護好自己和孩子,如果對方言辭之中有傷害到自己孩子。盡可能立馬說出來。回頭還要給孩子講明道理。

我家小區(qū)門口有個保安大爺,就是愛逗我家兒子,每次路過都逗。要么假裝搶孩子手中的吃的、玩具、甚至頭上的帽子什么的,實在沒得逗,就跑來捏孩子的臉。好幾次,兒子為了躲他,差點撞上進小區(qū)的車。我一開始教兒子主動出擊,后來他不改,我板著臉和他說,請不要這樣逗我家孩子。后來,我干脆直接檔在他和孩子之間,告訴他,我們教孩子尊敬門衛(wèi)的“警察叔叔”,你這樣老逗他,他沒法尊敬你了。

路上,我問兒子,“你一般會怎樣對待哪些調皮的小朋友?”

兒子說,“不理他。”

我說,“對,有一種大人也像孩子一樣調皮。你再看到他,就說,你再這么調皮,我們大家都不理你了。”

3.

情商低的人最大的特征是:他們永遠不會關心你的心情和感受如何,他們想的只是如何表現(xiàn)自己,如何讓自己感覺好。

但他們的存在也是環(huán)境的一部分,我們無法改變環(huán)境。但可以改善,可以調整自我啊。

生活本身就不完美。忍受不完美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莉莉的故事,讓我想到,我們的感覺到底來自哪里?那是真實的嗎?

感覺最大的特點是不準確且是一種主觀行為。但我們卻會因此受到影響,甚至誤導。懂得為自己的遭遇,提供令我們心態(tài)平衡的參考,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方式。

為了心理健康,我們需要察覺“感覺”本身。看看那個感覺是如何產生?

感覺本身是真實的,但也是可以改變的。

通過改變自己的認知讓那些令我們不舒服的情緒,還原成不再傷害我們的事實本身。同時尊重事實,采取更切實更具體的方案來調節(jié),而不是繼續(xù)用抱怨使自己周遭的環(huán)境變得更惡劣。

莉莉和她好友的情形,也不妨用這樣的方式來調整:

(1)這時候先生的體貼和理解便是妻子的隨身“空調”。設想一下,一個南方人身穿單衣第一次到北方過冬。她感受到的寒冷,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吧。確實有時不是女人事兒多,而是真不習慣。這種感覺落差就好像那些常年生活在另一個城市人,突然回老家吃一頓飯就容易拉肚子,是一個道理。不是家鄉(xiāng)不親了,是自己不習慣了。

(2)意識到所謂的情緒和感覺并不可靠。我們除了接受情緒本身以外,還應該積極地想各種辦法來緩解各種不適。

就好比,有人不喜歡寒冷的冬天。有條件,你盡可能在冬天來臨之前跑去溫暖的南方。實在躲不過,至少要穿暖和一點,保護好自己是自己的責任。

(3)還有一點至關重要,如果是平時有良好運動習慣的人,他們的身體會更健康,更能適應各種溫差。同理,平時多運動自己的大腦,這樣有助于我們應對各種復雜的環(huán)境。即便偶爾會感冒,但至少,好得快些。

所謂運動大腦就是通過接受現(xiàn)實、控制自己,使自己內心變得比大多數(shù)人看起來更強大。

還是那句話,我們只能管好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比如說,情緒。再比如說,提前做好預案。再比如說,平時多訓練我們的思考能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