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搬家整理媽媽的老照片。
? ? 有一張是年輕的媽媽和她的大學同學站在內蒙古的一片草原上。雖是黑白照片,依然能看到媽媽長辮子發梢上插著的那朵小花,媽媽的青春和著美麗的花朵盛開在那片草原上。
? ?記憶里媽媽沒有穿過花衣服,因她在鐵路系統的一所中學教書,四季皆是穿著藏藍色的鐵路工作服。但我和妹妹的衣服上卻總有媽媽用細線繡上去的一兩朵小花。印象最深的花朵,是媽媽用細細的線繡在一件白色的良短袖領口的一串串紅色牽?;?,那件穿在我們姐妹身上的牽?;ǘ绦湟绵従觽兌紒砀鷭寢屢ǖ募垬印?/p>
? ?可是現在回憶起當年,腦海中怎么也沒有媽媽繡花的場景。她是中學的一位語文教師,每天下班回家都會抱一摞厚厚的作文本,晚上總是在床邊縫紉機上就著昏黃的燈光批改一篇又一篇的作文,遇到她喜歡的文章,她就興奮地念給已經躺在床上,快睡著的我們聽,常常是伴隨著她的讀文我和妹妹安然入夢。
? ? 那么那些繡在我們衣服上,開在我們兒時心里的花朵,現在想來一定是在我們熟睡后,媽媽改完作業了,在昏暗的夜里,她把她最喜歡的花朵用一針一線描繡在女兒們的衣服上。在那個貧困的年代,媽媽用她的辛勤付出和獨特方式給我們童年播種下了很多美麗的花朵,點綴著我們的日子。
? ? 媽媽總是那么心靈手巧。翻看著照片,照片上她的二個外孫女,不管是上幼兒園,還是小學,中學,身上穿的各式毛衣外套上都開滿了不同的花朵,有蝴蝶飛落的花朵,有小鹿嘴角上那朵調皮的五色花。很多件織有花朵的毛衣都是媽媽退休后學著用各色毛線拼織成的,二個咧著嘴笑的小姑娘被姥姥用暖軟的毛線織成的花朵包裏著,快樂著象花一樣開放。
? ? 退休后的媽媽一點也沒閑下來。她雖然從沒有織過毛衣,但她戴上眼鏡對著書上寫的編織法和圖案反反復復地拆織,曾經拿了幾十年粉筆在黑板上寫畫的媽媽為了給孩子們織毛衣,她連電視也不看,一板一眼地手持竹簽學著編織,沒學多久她就用那靈巧的手,用毛線能編織成各種開滿姹紫嫣紅的花式毛衣。這些花朵也好象懂得媽媽的辛苦和心思,它們生動地陪著個小姑娘一起成長著,盛開著。
? ? ?現在女兒總是感慨當時沒有手機拍,沒有拍下那些姥姥為她編織的,跟隨著她一起長大,開滿各種花朵的毛衣,她一直后悔沒有保存好十二歲生日時姥姥給織的那件盛開著向日葵的翠綠毛衣,遺憾不能在網上給姥姥和她的那些花朵開個作品展,翻看著照片,她說很多件帶花朵的毛衣只能藏在心里,開在心間了。
? ? 孩子們長大了,媽媽終于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空閑時間。她開始學習繡各種十字繡,繡得最多的還是各種多姿多態的花朵。每當鮮花開滿媽媽的繡的底布上,我們都裝作被媽媽繡的花香陶醉,逗得媽媽開心地笑成花一樣。
? ? 遠在廣州的弟弟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時,媽媽繡成了她第一幅長近兩米的巨型牡丹圖,家鄉的牡丹在媽媽無數個日夜里被一針一針繡成,掛在弟弟遠在他鄉的房間,牡丹在墻上嬌艷地開著,仿佛散發著淡淡的花香,花香里裝滿母親對兒子的牽掛。
? ?我們都說媽媽上年紀了,繡的多了傷眼。但媽媽還是堅持為每個孩子繡下最喜歡的花兒,很多個日子里每次回家都看到媽媽把長長的底圖平鋪在床邊,手里拿著細細的繡針一針一針地繡,那認真執著的勁頭就象她當年在小桌子上備課,誰也攔不住她。一幅又一幅,直到我們每個小家的墻上都掛著媽媽的繡圖,每幅盛開的花中藏下了媽媽的多少時光,這些被時光繡成的花兒每天都象在春光里綻放,開在我們每個家的客廳墻上,默默地釋放著溫暖伴隨著我們。
? ? 女兒要去澳洲求學,媽媽拿出一幅不知什么時候悄悄繡好的一幅太陽花來送行。女兒一邊小心翼翼地把繡圖收到行李箱,一邊對著我們說:“姥姥就是我們家的太陽花”。是呀,媽媽工作時辛苦地帶大我們姐弟三人,退休后又幫著帶大我們三人的孩子,她好象永遠不知疲倦,永遠都在為我們忙碌著。
? ? ?媽媽很象朵碩大的太陽花,對我們永遠是給不完的愛和陽光?,F在她又開始在陽臺勞作,小小的陽臺被她種滿了花兒。
? ? 早上她敲門,抱著一盆正盛開的海棠來我家,說要幫我把花種在我的陽臺上。陽光灑落在媽媽已經微微馱起的背上,也照在墻上的那些媽媽繡成的花兒上,媽媽就是這樣,一直用她的這些花兒讓我們幸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