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每一段文字你都深有感觸?
——那是因為你見得太少,又不會思考。
二十歲的年齡,正直青春,你是不是也有那種別人口中的淡淡憂傷?你在憂傷什么呢?
忘記在哪里讀過:見過遠方的風景,就不會糾結于眼前。風景在遠方,卻不曾離開,你又有什么理由擔心不能抵達。
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20歲,身處大學,你可以多看幾本書,鍛煉身體,窮游…你有無數的選擇!你還沒有真正的開始,憑什么擔心失敗!
四六級不過?你不應該哭天喊地,然后和原來一樣的吃吃喝喝,不學無數,然后等著下一次,繼續裸考,重復著這樣的死循環。考試掛科?你可以問問你認真聽了多少課。
你不是天生奇才,卻幻想沒有付出就得到回報。
親愛的你,其實你有無數可能,可以有一個五彩斑斕的未來,但你應該明白:付出可能等于收獲,小于收獲,就是不會大于收獲!
20歲應該是你最勇敢的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是你該拼到頭破血流,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時候。只要你還活著,你就沒有害怕的理由。
少年,你還年輕,可以輕狂,不能害怕。未來的每一分,每一秒,又有何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