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上下班坐車的碎片時間看了水湄姐的《30歲前的每一天》這本書,看完后覺得感觸還是相當大的,這本書應該會被我列入反復看的書單之一吧。一邊看還要一邊感嘆,如果我是早點看到這本書就好了,這樣我就不會走那么多彎路,到現在還走在山底吧。
? ? ? ? 說這本書就是一本實現夢想管理指南一點也不過分。
? ? ? ? ?首先提出問題,你的夢想是什么?讓你想想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這跟訓練營的任務1差不多,一開始就問你三個愿望)
然后再給一碗熱熱的雞湯,讓你充滿干勁。
? ? ? ? ?再畫風一轉,讓你看看現實的殘酷,想想為了早日實現夢想,需要做哪些實事,順便幫你規劃一下職業和愛情,順手一路打敗擋在夢想道路上的小怪獸。真可謂一書在手,萬事莫愁,居家旅行,必備良書啊。
? ? ? ? “自我規劃”+“理財投資入門”+“記事本的時間管理”是這本書提供給我們的有效方法。
? ? ? ? 里面的“小確幸日記”和“記事本”我最喜歡。特別是記事本這一章,讓我最為心動,躍躍一試。剛好最近的求知欲爆棚,也想做出一些改變。特別是書中那句:“積跬步才能至千里,正是這每天很小的改進方法,才能讓你每天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觸動了我的神經。而且需要的工具很簡單,一本可以隨身帶的活頁本,兩支不同顏色的筆,搞定!
以7天為一個周堅持1~2個周期的習慣養成連續性原則,在書里水湄姐還說了每日計劃需按PDCA循環,意思是:P(Plan)—計劃;D(D)—執行;C(Check)—反饋;A(Adjust)—調整,這里的制定有5個步驟,分別是:
1、寫下任務:頭天晚上或清晨羅列出需處理的事情;
2、估算時間:“帕金森定律”人始終是根據任務的時間期限來調整工作速度-高效率“Deadline”;
3、分解任務:能給自己帶來價值的;現在不做以后就沒機會了;任何人無法替代我做
A類事件是重要的,或是必須由自己完成的;(A1、A2、A3:重要性優先、時間優先)
B類事件是不太重要的,又或者是可以授權給別人做的。(序號優先度內容計劃時間);
4、預留空間:每天計劃事項所占用的時間不要超過實際可支配時間的60%;
5、作出取舍
然后是記錄每天的實際操作的事件,這里是根據獨立的事件,而不是時間間隔來記錄時
間。經過每天的實際操作,再進行“反省和改進”。另外,還應該有“當日學習”,總結你在每天的工作學習中得到有助你自己提高的小技巧,小方法,小知識。
其實每天的記錄,我以前也有做過一段時間,但也只是單純的記錄這一天做了什么事情這樣的流水賬,就跟記賬一樣,都不懂得分析,反省和改進。所以做了這件事情也相當于是無效的,而且因為很無趣也很難堅持下去。
現在我的記事本已開始第5天了,對于我這個缺乏耐性的人來,是個不錯的開始了,
準備到了第7天自我獎勵一下,以便有更好的堅持。如果這個都可堅持下來的話,也準備好好地整理一下我的微博和公眾號。就像水湄姐說的“10000小時天才定律”,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天才。
希望自己可以養成用記事本的好習慣,每天離夢想近一點。在30歲以后,過上我想要的生活,或許還可以影響別人,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