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字,題目是《時間是琥珀——評<時間簡史>》。因為題目涉及到的一句話和一本書,都是我喜歡的,勾起頭腦里的記憶。
“時光是琥珀”,梁靜茹的歌曲《情歌》,第一句歌詞就是這幾個字,從這句話開始,這首歌抓住了我的心。一直挺喜歡聽梁靜茹的歌,和劉若英一樣,她們的歌曲都可以表達或帶來一種細膩的心情,聽著,聽著,心里就會進去一個世界,這就是可以打動心靈的音樂吧,不經意就入心入情。
《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說起來就是英國那個全身因病癱瘓,不能說話,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只眼睛和3根手指的偉大的物理學家。真的,我從心里覺得他偉大,從生命精神到學術成果。霍金的這本《時間簡史》是一部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成為全民認知宇宙的啟蒙手冊。在這部書中,霍金帶領讀者遨游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講述了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 這本書我在高中時聽說,所以大一開學我就去學校圖書館借來看,當時我拿到的是圖書館剩的最后一本,其它幾本都借出了。書有些舊了,帶著神秘的心情打開來看,覺得還是比較符合我們常人的理解能力的,看了可以明白一些事情,具體就不仔細說了,有對宇宙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可能因為一直生活在農村,和自然接觸多,從小喜歡看星空,特別是從小看著《圣斗士星矢》的日漫,年少時沒有這么多的空氣、燈光污染,星空清晰可見。對著星空圖找著一個個星座,天馬,天龍,天平,天琴,天鵝,天蝎,仙女,仙王,金牛,雙子,人馬,獵戶,北斗七星,北極星……那么多的星座,真的都找得到。比較起來我對自然科學更崇拜一些,覺得它的研究對象是自然世界的客觀物體和規律,少了人為因素的操作和影響,而且自然科學幫助改變人類世界也更加快捷,立竿見影。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的范疇,更加抽象、復雜。
現在都有些忘了《時間簡史》的內容了,人的劣根性之一:書非借不能讀也。現在想看什么書,想了解什么知識,網絡很方便,也有錢買了,可是,卻沒了那么熱切的沖動,可能覺得隨時易得,所以不珍惜時間看吧。一晃一晃的,距離2001年過去十五年了,真的,沒留意。
人的一輩子,對永久的時間來說,連簡史都不算,而對我們自己來說,走過的時間,或許也是一部充滿遺忘的簡史吧。
還記得沒上學的小時候,老爸經常給我們姐妹講故事,當時叫“瞎話”。老爸講過一個“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狗熊到玉米地里想掰幾個玉米帶回家,它看到一個好的棒子,掰下來夾在腋下,向前走又看到一個更好的,于是再掰下來仍然夾在腋下,可是此時上一個掰的棒子就掉了,仍然只有一個棒子,狗熊不斷看著別的更好的棒子,于是就不斷地掰下來夾在腋下,加一個的同時,上一個就掉了,最后辛苦了一夜的狗熊就帶著一個唯一的一個棒子回家了。
當時我們聽了都笑話狗熊的笨,出主意說可以帶上一個籃子用來放掰下的玉米啊。現在卻覺得,那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智慧。帶著籃子掰棒子,越走越沉,雖然最后得到的棒子個數多了,可是自己帶回家也很費力的,也許好不容易搬回家后,累的倒頭休息,都沒心情品嘗玉米的美味了。
以后的日子,我想就帶著狗熊掰棒子的心情去生活,有得有失,有失才有得,放下過往,自己能力之內的保存,最后留下的,肯定是自己選擇的那份喜歡的禮物,也是陪到最后的收獲。就像有句話說的:如果你同時愛上兩個人,那么選擇第二個吧,因為如果足夠愛第一個,就不會愛上第二個了。最難懂的人類情感都可以如此處理,那么對于客觀的萬物就更是如此了。所以不必苛責自己或他人的喜新厭舊,也不要覺得自己遺忘了什么有負罪或不舍的心情,那只是我們隨時間走到最后該得到的。熊都可以想明白并做到的事情,我們這些高智商、高情商的人類生物,也可以。
時間是琥珀,里面反鎖著我,我的青春,我的經歷,我的心情,我的一切。
時間是琥珀,封存我們短暫一生的簡史,有的琥珀深埋心底不見天日,有的放于桌面流光溢彩,有的收藏櫥窗只可遠觀……總之,都是我們自己的走過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