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90后的孩子普遍早熟,早戀,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孩子的家長總是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態度去對待他們。
斥責孩子,會讓孩子們厭煩;不聞不問,又放心不下孩子。
一·
妹妹小升初,心態總是調整不好,身為姐姐,理所應當的擔起了引路人的角色。私底下,找妹妹談了很多次,未果,甚為苦惱。
眼看著初一上半學期快要過完,妹妹的心還是收不回來,成績一降再降。后來通過看妹妹QQ動態,了解到妹妹可能是談戀愛了。
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找妹妹確定。我們姐妹倆向來是什么話都說,妹妹如實回答了我,并一再保證不會耽誤學習。
然而,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妹妹的狀態并沒有什么改變。
無奈之下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聽我敘述了這一段時間妹妹的狀態,她看了看我一開始并沒有說話,停了一會兒笑著說:“這事倒是怪我,你向來聽話,有自己的主見,我和你爸并沒有多管你。悅悅(妹妹的小名)和你又向來親近。所以,總以為你能照顧好你妹妹……”
我聽了媽媽的話,心里一陣兒難過,媽媽這是怪我沒有引導好妹妹嗎?
“但你和悅悅的性子是不同的”媽媽捏了捏我鼓起的臉頰,“悅悅性子向來要強,又聽不進別人的勸,你越是一個勁兒地說教她,她反而不會聽你的,還會說你啰里啰嗦。”
“嗯嗯!她上次就說我越來越啰嗦了。”我點了點頭。
媽媽又拍了拍我“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我來和你妹妹說。”
二.
過了一段時間,發現妹妹的狀態又變好了,特別好奇,媽媽到底跟妹妹說了什么?
趁妹妹不在家,就去問媽媽。
當時媽媽正在陽臺搭衣服,我接過她手中的衣服,聽媽媽說。
“其實也沒有什么啊,”媽媽用手指著讓我把衣服分類搭好“我就是趁家里沒人的時候單獨和悅悅聊了一會兒。”
“媽,你知道我不是指這個,我的意思是你們聊的什么。”我回過頭來看媽媽,大有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
可能是媽媽看出了我的浮躁,她接著說道:“對待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是說教她,他可能不會聽,但是不聞不問也不是個辦法,最好的就是告訴她應該怎樣對待青春期的萌動。然后讓她自己看清楚做了會有什么樣的結果,是好事還是壞事。然后,讓她自己做決定。”
“你讓她自己做決定?!”我睜大眼睛,“媽!悅悅她才多大,懂什么啊,你讓她自己做決定?”
媽媽先是為我的反應皺了皺眉,接著說道:“為什么不能讓她自己做決定呢?青春期本就是人生中一個簡短的過渡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叛逆,浮躁,聽不進別人的話。但并不是不講道理,只要身為長輩的告訴孩子事情的利與弊并好好的引導他,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往往也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獲……”
“可萬一她做了錯誤的決定呢?要知道,孩子是分不清怎樣是對自己好的,怎樣是對自己壞的。”我打斷媽媽的話。
“那又有什么關系呢?我的目的就是要告訴她,我理解她。初戀,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我把真正的愛情告訴她,告訴她怎樣可以讓喜歡的人變得更好,怎樣獲得真正的幸福,不管她怎樣做,我都會尊重她的決定。”
我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媽媽。
“最重要的一點”,媽媽看著我的眼睛,“這是悅悅自己的事,我們誰都沒有權利,來替她做決定。”
我愣了一下,突然發現沒有什么話可以反駁媽媽,不得不承認,媽媽的話是有道理的。
三.
做家長的,總是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對自己的兒女報以期望,要求孩子應該怎樣,怎樣,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自己的想法。
我們總認為孩子不成熟,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判斷力,卻忽略了,我們本身也是從孩子變成大人的。難道那個時候的我們也沒有自己的主見嗎?
靜下心來想一想,與其一個勁兒的說教孩子,還不如與孩子做朋友,尊重,理解孩子。
終于明白,為什么我的青春期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易怒,叛逆。
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有母親做我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