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商場去選擇一件商品,因為一時的沖動,你花了10%的錢,掏了定金。那么這10%在今后的決策中會占用很大的比重,你很可能會因為這10%的定金,讓你不得不最后還是掏了剩下的錢,選擇了這個商品。哪怕是這個商品你會發現有很多不足。
概念:沉沒成本
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已經子啊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這是一種非常有趣而且頑固的非理性心理。我們稱作為沉沒成本。
這種心理在很多時候都是一種非理性的心理,你越是投入了,你越是難以放下。
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實際上有很大的概率你是難以放棄的,想說放棄哪里這么容易。非理性本來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但是在商業中,我們可以正確連接沉沒成本,并加以利用。主要場景有以下方法:
1. 有耐心的討價還價
在和供應商進行溝通和談判的時候,你缺乏有利的方法進行價格評估的時候,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你要比對方更有耐心。
在談到一定的時候,對方的沉沒成本變會發生作用,他們往往會進行讓步。
但是此種方法也會帶來副作用。和供應商的合作往往是長期的,這種方法并不是最為有效的策略。
2. 收取定金
這種方法主要是用在客戶本來對產品和品牌認知程度不強的情況下進行設計。通過付定金可以獲得優惠的方法,讓消費者提前支付定金。客戶最后就會因為付了定金而最終付款。
3. 對一些合作建立足夠的“形式化”
所謂的形式化,實際是增加成本的另外的一種形式。也就是變相的增加產品的其他額外成本。比如銷售人員對一個客戶的努力付出,這種也是成本。消費者往往會因為銷售的行為而感動,最后買單。
個人感悟:客觀、冷靜的做出最理性的商業選擇
沉沒成本,對我個人而言,我其實認為對商業人員來說,真正有價值的并非在于商業上的銷售技巧。而是對于企業領導人的“教育意義”。
企業的領導人都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所有的判斷要足夠的例行和客觀。尤其是要避免之前投入對你的影響。最可怕的事情是,當你對一個事情十分的執著的時候,你投入越多,你越難以放棄,你會用各種方法鼓勵自己堅持。實際上你已經在固執的道路上越做越遠。最終的結果是會進入惡性循環,越陷越深。
所以任何時候要努力的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和業務水平。認知能力是要站在行業上,甚至跳出行業看問題。業務水平是要基于數據看問題,要努力的將企業的儀表盤建立起來,更多的靠數據說話。才能避免和拜托沉沒成本的影響,客觀的看待問題,做出準確的決策。
注:此文是本人在學習劉潤老師在得到平臺的《五分鐘商學院》后的自我記錄以及總結。里面的概念內容基本都是來自劉潤老師,其他部分會有自己的學習和理解。劉潤老師的五分鐘商學院每一節課都能給我帶來啟發和學習。感謝劉潤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