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年春節過后,接到原單位干部部門通知,明確了我轉業去向。心里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我脫下軍裝,離開昔日的戰艦和戰友,即將奔赴地方,投入到地方經濟大潮中。
接下來,著手準備當年的軍轉干考試。在邁入地方單位的門檻前,還得進行最后一番“撕殺”,接受地方人事部門的挑選。
廣東省軍轉辦在當年的3月中旬明確了考試大綱,與往年不同的是指定了教材,我在網上購買了天路《公共基礎知識》一書,開始學習。但是教材內容太多,尤其是法律晦澀難懂。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已年近不惑的我,考試還能占優勢嗎?我忐忑不安,主動與之前轉業的戰友溝通,他們建議我最好參加一個培訓班,一來,可以讓我有專門的時間來學習;二來,培訓機構老師多年潛心鉆研公務員和軍轉干考試,經驗豐富;三來,他們當中前幾年考的比較好的,都參加了地方培訓機構組織的培訓。
華圖、中公這兩大機構,在廣東的轉友中頗受青睞。在轉友的推薦下,我同時加入華圖和中公的2015廣東軍轉干QQ交流群,在與轉友們交流中我了解到,華圖陳老師2014年帶出了好幾個高分,對她初步有了好感。
3月剛過,兩個培訓機構紛紛打出自己的招牌,舉辦了公開課。兩個培訓機構的公開課我都聽了,都各有所長,各有千秋,但讓我作出最后決定的還是因為大名鼎鼎的陳老師。在華圖聽公開課時,我加了廣東華圖軍轉交流微信群,陳老師也在群里,我們轉友在學習上有問題,她都會及時地給予解答,聆聽她悅耳動聽的聲音和頗有見地的解答,我認為,這是一個富有愛心、博學多才的老師。最終我決定報華圖的班。
公開課進行期間,轉友們逐漸熟悉。華圖兩天的公開課,讓我們逐步形成以曠同學為核心的堅強而又團結的集體,我也主動地加了她的微信號,要了她的手機號碼,并衷心地表示,隨時聽從她的召喚。我們親切地稱她為班長,而班長也在后來幾次重大活動中體現出較強的組織能力。經她出面協調,華圖收費少了一千多元,并約定4月10日上午10點在華圖廣東總部繳費,預計是40個人繳費。誰知,繳費那天,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達到80多人,由此,我們這一期的培訓班成為廣東歷史上最大的軍轉干培訓班。
華圖承諾,培訓班由來自北京的陳老師主講,分為基礎課和沖刺課兩部分,基礎課定在4月20日開課,一共三個星期,地點在綠洲大酒店;沖刺課在7月中旬開課,一共四天時間,地點待定。
在開班前,我把天路《公共基礎知識》一書看了兩遍,還把《公共基礎知識高分題庫2000題》做了一遍,為開班打好基礎。
2
4月20日這一天,我早早地來到綠洲大酒店,任同學看到我,笑咪咪地說:“今天穿新衣服了!”“是啊,開學了,喜慶嘛!”我仔細核對,找到自己的位置,32號,第三排,還比較靠前,這樣能讓我近距離看清陳老師的容顏。
坐在我左邊的是武警邊防部隊的劉同學,右邊的是內衛部隊楊同學,我們年齡相仿,相同的經歷相同的年紀讓我們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還通過楊同學認識了肖同學、趙同學,此后,每天搭著他倆的順風車上課,免了擠公交地鐵之苦。
8點50,一年輕女子步子輕盈地從我們身邊經過,她象一陣春風一樣,在湖面掀起一絲絲漣漪,轉友們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了她的身上。她徑直走向講臺,把筆記本電腦輕輕地放下,然后抬頭往下看了看,與我們目光相對時,她會心地笑了一笑。我想這就是傳說中的陳老師吧!她身材高挑,披著長發,襲一身黑色長裙,眼神和善且富有朝氣,氣質若蘭。
上午9時,陳老師開始講課,她先把近兩年來廣東軍轉考試題型作了介紹,然后,接入正題,從馬哲開始講起。聽著陳老師的課,感覺就象回到了學生時光,如果不用考試,這課聽兩三個月我也愿意,更不會心煩。陳老師所講的內容,重點突出,系統全面,她先是給我們撒下一粒粒珍珠(知識點),然后,再用一根細絲把它串起來,引導我們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然后再連點成線、由點到面,既讓我們理解掌握了知識點,又學會了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就象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陳老師就是助推滾雪球的人!
課后,我私下加了陳老師的微信,遇到不懂的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向她請教,她每次都耐心解答。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轉友公認了任同學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他不僅對答如流,而且思維敏捷,不少轉友在心中暗暗作決定,報崗時要與他避開,當然,也有不少轉友暗暗下定決心,要以他為榜樣努力學習,發奮趕超,因而愈加刻苦學習。對他的“口若懸河與侃侃而談”,陳老師有時笑著說:“班里有你這樣的學霸,同學們壓力很大的。”當然學霸也有百密一疏的時候,有一次,在陳老師問及“四有”軍人內容時,他不加思索地舉起手。陳老師就說:“來,你來,你給大家講一講什么是‘四有’軍人。”學霸潤了潤嗓子:“‘四有’軍人是,有理想……”“錯了,錯了……”他剛說出口,同學們就有了不同的答案。陳老師莞爾一笑:“原來學霸也有錯的時候!”此時,黃同學應聲而起,“我來說,‘四有軍人’是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在連續上了5天、每天6個小時的課之后,到第6天,陳老師的嗓子發炎了,第7天上午,陳老師沙啞著聲音給我們作了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總結。華圖決定,陳老師剩下的幾次課調到“五一”放假過后。
3
“五一”放假結束,我們首先迎來了王老師的法律課。華圖的這一期培訓班有兩個老師,王老師由陳老師推薦而來。他是法學碩士,對法律知識了然于胸,信手拈來。但是部分轉友對他當時的教學方法,即“把重點圈一圈”這個做法不太理解,其實,后來證明,這個方法最管用,他幫助我們既相對全面地占有知識,也讓我們抓住了重點,尤其是他附在講義中的題目對我們非常有幫助,題目基本上涵蓋了知識點,也可以說是知識點的再現。王老師是東北人,不乏東北人的自信樂觀和幽默風趣,他以侃大山和嘮嗑的方式把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我們講“個子大還是很有好處”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
陳老師的最后幾次基礎課在公文寫作、材料縮寫中進行,那幾天我們在課堂上做了幾道題。每做完一道題,陳老師都會把我們每個人的“作品”看一遍,然后優中選優,選中兩、三篇作為范本給我們誦讀,我們也因此認識了一些寫作高手,如武警內衛部隊的楊同學,據說,他原來是部隊的筆桿子,組織科的骨干。
4
基礎課上完以后,我們各自在家學習,但也有部分同學又接著報了中公的轉戰通關決勝營班,從頭到尾再學一遍。也有部分同學報名參加了中公的專項定制班,對材料縮寫、公文寫作進行惡補。我參加了專項定制班,一共3天課。
之后,各個大單位也分別組織各自的培訓班,公安現役部隊請了中公的老師,封閉式訓練連續進行了七天七夜,效果顯著。而其他的單位有的也搞了兩、三天。陳老師應武警、廣空之約各自講了兩、三天的課,此時她仍然惦記著我們“4.20”班的學員,極力邀請我們前去聽課,我因為無法前行,兩次陳老師的課都錯過了。
各自學習的日子,“4.20”班微信群是大家聯系的紐帶,同學們一起分享著學習的成果,一起分享學習的樂趣。陳老師經常性地發出“邀約”,她在網上出題,我們答題,每一次,我都因為做對一個題目而激動萬分,也因為做錯一個題目而沮喪不已。有些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疑難雜癥”時,把它往群里一放,立刻引來同學們的圍觀,大家七嘴八舌,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陳老師先是旁觀,最后進行裁判!經她一解說,大家不僅加深對該題的印象,還明白了破題的方法。
5
7月12日,考試之前,我們“4.20”華圖班再次開班,再一次迎來陳老師。陳老師四天時間給我們串講了知識點,同時出了四套模擬題,這些題目與我們平常做的題有很大的不同,不僅難度加大,而且題量很大。第一套題,我只考了70分,自信心差點就沒了,陳老師知道這個情況后,耐心給我鼓勵,我也因此愈挫愈奮,越挫越勇,最后兩套考出了較好的成績。參加陳老師沖刺課還有個很大的收獲,她出題時打亂了以往“公文寫作在前、縮寫在后”的順序,把“縮寫放在公文寫作”的前面,讓我們熟悉了新題型的順序,避免了我們在考試時遺漏了最后一道公文寫作題,而我們一些轉友在22日的考試中把最后一道公文寫作題給遺漏了,估計沒有參加陳老師的沖刺班。
6
7月22日上午8時20分,我來到考區。轉友在考場外面耐心地等著,三五成群,互相給對方以鼓勵。8時40分,一陣哨子響起,我們步入考場。我在四樓的6號考場,第16個座位,616,這是一個吉利的數字。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了,上午8時55分,監考老師把試卷發到我手上。“試卷一共16頁,請同志們認真查看卷面,如有疑問請提出。”監考老師一再提醒。當時針轉向9點時,我正式下筆。題目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難,考的內容大多是基礎性的東西。我想,為什么陳老師一而再而三強調打好基礎,這是非常有遠見的。法律題和材料縮寫題比較簡單,沒有難度,但是選擇題有好幾個題我沒有接觸過,沒有把握,較難的是公文改錯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出10處錯誤。
11點,又是一陣響亮的哨聲響起,我們停下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著監考老師把試卷收走。我如釋重負,長長地呼出一口氣,還好,終于結束了!
走出考場,轉友們面帶微笑,互相了解考試情況,“考的不錯吧!”“不錯!不錯!”
我打開手機網絡,瀏覽早上來不及查看的微信聊天記錄,在“4.20”班微信群里,赫然印著陳老師一大早鼓勵的話語和發布的知識點。在最后關頭,對我們念念不忘的還是陳老師!我給她回復了一條信息:“陳老師,貌潔心美,大美無言!大愛無疆!”
7
一個星期過后,成績公布,我以高出平均分15分的成績被一心儀單位錄取,成為一名公務員。
“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真相識。”那幾個月,我們幾十個轉友為著共同一個目標,從不同的軍種、單位走到了一起,由不相識到相知,由不熟悉到深入了解,彼此結成了一對對矛盾組合體,既具有斗爭性又具有同一性,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的朋友。而牽著我們的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是陳老師!
往事如風,這段刻骨銘心的燃情歲月已經漸漸離我遠去,留下的只是深情和永久的懷念。回首往昔,為自己的挑燈夜戰,潛心苦讀而感動,也為自己迎難而上,不甘示弱而敬佩。也許人生的每一個經歷,就是一個過程,我享受這個過程,因為我確實努力過,我奮斗過,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有許許多多和我一樣的轉友與我并肩戰斗,我一點都沒有感到孤單,反而讓我倍增前行的動力和信心。感謝上蒼,讓我遇到了好人,于我生命、生活富有意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