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冷冷如施工圖,內心暖暖似漫畫書。
沒錯,沒想到我的裝修入門書就是漫畫書——《小家,越住越大》系列三本。作者逯薇曾是萬科的建筑師,工作14年后自己創業,總之在裝修住宅設計方面經驗豐富,且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通過漫畫書我對作者的認識是非常親和,有趣,很幽默,會自嘲,偶爾抒發小感情。
本來對裝修不是很感興趣的小丸子,看起《小家》這本書來完全被吸引,可以一口氣讀完,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又讀了一遍。不似我們想象中冷冰冰的裝修書籍,相反它是富有人情味的,畫風有點逗比,不自覺讓你喜歡上書籍以及作者。另外讓我心服口服的是作者把復雜的家裝設計原理講得邏輯順暢,層層遞進,明明白白。這是我最喜歡的和想要學習的地方,復雜的東西簡單化的表達方式。
在此之前,原本以為我家裝修就是買買買,因為是精裝房,把家具家電放進新家里就好了。需要動動腦的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家具,物品互相搭配一下,看起來協調統一。
直到看到《小家,越住越大》徹底改變了我的裝修觀念和想法,裝修原來最重要的是想象與未來生活鏈接,然后倒推當前的裝修設計如何才能滿足要求。作者逯薇的設計非常貼近常人的生活習慣,考慮細致周到,小丸子收獲了很多啟發,運用于新家設計。
小丸子本人是非常缺乏居住經驗的,擁有了在新家改變和增減任何物品的權力,這是前所未有的跨度。花了很長時間的掙扎與迷惘,現在我的思維終于轉變過來,居住的家一定是符合我們一家人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有著溫馨舒適的氛圍,以人為本的家。
家的每個平方都很貴,如何讓家更有“價值”,取決于家里住的人。第一次在逯薇的文章里認識了“家的坪效”這個概念,一平方米用來堆積雜物,一平方米用來作閱讀區,它們的“空間價值”并無差別,但“心理價值”卻截然不同。家的坪效,取決于心理價值。這種理念在我家的裝修設計中起著指導作用,裝修就像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和家人的機會,不斷去了解和覺察各自的愛好是什么,最舒服的狀態是什么。
如同情商、財商一樣,“住商”就是你和住宅的相處之道,高低決定你的真實居住水準。
逯薇也是“住商”概念的提出者,《小家》有很多內容旨在引導和啟發我們的住商。很多實用的收納方法,是以人的惰性為出發點,以最簡單的方式解決收納難題。比如我最中意的餐邊柜設計,也是極力像《小家》中的設計靠齊,由于我家餐廳旁邊的位置有窗戶,不能完全設計成緊鄰餐桌的餐邊柜。而緊鄰餐桌的餐邊柜,能讓我們的餐桌不用陷入那種堆滿雜物的一天。
住商體現在同樣的房子,因為不同的人居住終會變得而截然不同。花費1000元改造出租屋那一章節也是在震動了我心,作者先是用了兩天時間來拼命打掃衛生,當打掃完的那一刻她安心的躺在地板上:心中像被大雨洗過一樣寧靜。那一刻挺感動的,誰說打掃衛生就是臟活累活苦活,看到作者內心的安寧,我覺得特別值。像有的人喜歡下廚做飯,吃飯的人可能會覺得享受和感恩,對于做飯的人,也是一種找到內心滿足感的方式,一種治愈的過程。
當作者在完成出租屋改造后,沉浸在感官,視覺,味覺的美好氛圍中時,感覺花一千元改造出的家真的太值了。在那種乏味的環境中,慢慢的對生活的覺察也會遲鈍。住商讓我們層出不斷制造生活的驚喜,被空間散發出的正能量圍繞著。
如果讓我推薦,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適用于即將裝修的朋友,一切熱愛居家生活的朋友都值得一讀。不論你現在是租來的房子,還是和父母一起住,都能從中收獲到簡單實用的居住方法,提高內在的“住商”,不管住在哪里都能住出幸福滿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