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訓練前的準備
【RIA便簽法的來歷】
便簽法的最初靈感來自于拆書幫在阿里巴巴舉辦的現場學習。很多人參加完拆書幫的現場學習都感觸很多,就用收銀臺的便簽寫下自己的感受并貼在墻上。“拆書幫”創始人趙周老師受啟發,由此想到可以在便簽上寫下在某次拆書幫活動中或在讀書的時候想到的應用實例,然后將其貼在書中或墻上,以方便提醒自己應用。
【RIA便簽法】
二、練習
【訓練目標】愛的習慣之靜默
【書名】《愛的8種習慣》
【作者】艾德.培根
【時間】2017.2.21
【R閱讀原文】(原書第32-55頁)
靜默既是身體的體驗,也是心理和靈性的狀態。當我們的肌肉在靜默中放松下來時,我們身體的內在狀態也會發生變化,從緊張、激動變得清醒、清涼。我們紊亂而不勻稱的呼吸節奏也會變得平靜而從容。
伴隨著這些身體變化,會悄然發生巨大的轉變。就仿佛我們的心靈逐漸下沉,沉到了人生充滿動蕩、混亂和騷動的水面之下。當我們潛入清涼的靜默之海時,所有不同的自我特征都會在我們內心深處匯聚起來 ,事實上,它們會重新與我們的靈魂融合起來,而我們的靈魂永遠不會受到擾動,因為它是愛的居所。這就是那個充滿愛的自我,是我們內心中的至愛者。
靜默意味著“你能夠真正做出負責任的決定,能夠有效地應對可怕的、失控的世界”。那種靜默時光就像冥想時被敲響的鐘聲,純粹、優美而又無比珍貴。
修習靜默需要敞開我們的頭腦,讓它發生變化。這并不是改變至愛者的意愿。祈禱或靜默就是消除任何妨礙我們覺察到至愛者意愿的態度、行為和心理疾病。這并不是要我們創造公正、和平、健康、和諧和包容,而是拆除我們內心恐懼的藩籬,這樣,對人類大家庭種的所有成員來說,通過我們這些器皿,公正、和平、和諧和包容就能變成現實。靜默賦予了我們無畏的幻想和行動。
如何修習靜默?
1.通過反復嘗試,找到自己體驗靜默的方式。
2.試著安靜而舒適地坐下來,讓自己的思緒盡情徜徉。
3.每天至少給自己勻出十分鐘時間,來修習你摸索出來的靜默方式。
4.試著在每天的不同時刻練習,以確定最佳的練習時間。
如何知道自己何時進入了靜默之中呢?用耶穌的話說,根據它結的果實就知道了。如果尼覺得自己能夠正確看待每件事情,能夠笑對過去24小時中的數百個小錯誤,那么,你就進入靜默中了。如果你能原諒自己并同情他人,那么,你就進入靜默中了。而深切地期望,通過進入自己獨特的靈性家園,每個讀者能夠意識到活躍地,無條件地、永恒地安住在每個人心中愛的力量。
【I用自己語言重述知識】
愛的8種習慣之靜默。靜默是身體與精神的一種放松形態。靜默會讓我們的身體放松下來,心靈與精神得到舒弛,能夠以一種更超脫灑脫的方式來面對發生的事情,能夠坦然,公正應對看似可怕的事情。
修習靜默需要需要敞開大腦,敞開心扉,使其得到切實變化,并非要創造什么,而是讓阻攔的籬笆消除,讓愛在心中。
修習靜默需要自己不斷嘗試并予以實踐,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奏,并能夠持之以恒,讓思緒飛翔,心靈能夠,內心平和。
【A1激活經驗】
案例:小侄放學回家,原來的接頭地點發生改變,因為好久不接,自己并不知情,等了好久不見人,給老哥打電話詢問,原來都是在北面出口接頭。過去后,小侄一臉不高興,嘟囔怎么才來,讓我劈頭蓋臉兇一陣,口服了,心肯定沒服。回來的路上,情緒穩定,大腦也逐漸平靜,靜默下來,仔細想想,自己做的也不好,片面強調個人原因,未考慮小侄感受,更沒有使用靜默來沉淀情緒,導致矛盾升級,告訴嫂子,不讓叔叔接他。
分析:靜默也是極大的愛啊,能夠切實感受靜默的力量,靜默能夠消除劇烈的情緒波動,能夠更加清晰的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脫離客觀事實,主觀片面處理事件。
【A2催化應用】
修習靜默的習慣
1.每天勻出十分鐘,讓思想徜徉,并尋找早上還是晚上更加適合自己。
2.運用靜默的習慣,應對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注意盜情緒波動,不急于做出決定,靜默二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