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份,我陰錯陽差進入新媒體行業,成為一家公司的文案。
剛開始,這份工作對我來說很枯燥,每天除了寫作還是寫作。文章寫出來很簡單,難的是有時領導不滿意得多次修改。最無奈的一次是修改了N次,最終領導卻跟你說了一句:我覺得還是第一次的好。聽到這句話時想撞墻的心都有了。
剛開始運營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很多東西都不太懂,問領導只回應了一句:百度。于是,百度就成了我的入門老師。
更委屈的是,今年工資只漲了50元。知道這個事實后,我感到不可思議!我的天啊!后來我發現原來不僅我一人只漲了50元,其他同樣文職崗位的也是只漲50元。看到她發了一條朋友圈,所有感同身受的同事都紛紛進去點贊表示同是天涯淪落人。其實在我看來漲50元跟不漲沒什么差別,頂多就多一份飯錢而已。
人人都渴望漲工資,可是在工資漲得少或者不漲的情況下也不能任性辭職。沒有哪一份工作不委屈,生活不僅有工作,還有詩和遠方。為了詩和遠方,于是我咬咬牙繼續堅持下來。
也許我并不喜歡我現在的工作,可是我告訴自己不能抱怨。因為通過這份工作我的確學到很多知識,這些知識可以當作一種積累,作為一筆寶貴的財富。所以,我必須提高我的幸福感。
那么,如何保證在工資不漲的情況下,又能提高幸福感呢?
一、做自己喜歡的事。
做什么事情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你做這些事時可以感到心情的愉悅。平時工作之余,我喜歡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下班回到家給自己做一份美味的晚餐。吃完晚飯后就看書或者看電影。
二、學習一種新的樂器。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從小就有一個音樂夢,喜歡沉浸在音樂里,被音樂熏陶。小時候沒有去學樂器,長大后就想重新拾起自己的音樂夢,去學習一種新的樂器。考慮到自己可能沒有完美的音樂細胞,于是我就從最簡單的樂器---尤克里里學起。
通過學習尤克里里我不僅掌握了一門特長,同時也陶冶了自己的音樂情操。每當一個人無聊或者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拿起手中的尤克里里,自唱自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工作中那些不開心的瑣事全然拋之腦外。
三、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將志愿服務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畢業后我就加入一個志愿服務團體,如今做義工已經有三年的時光。在這三年里,每周我都會到養老院或者殘疾人服務中心去幫忙。除此之外,也經常到各個街道宣傳“垃圾不落地”理念,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
四、參加徒步比賽。
我很喜歡運動,尤其是徒步。只要周末有時間,我就會約上一群好友一起徒步。去年參加了8.6公里、26公里以及50公里的徒步比賽。
徒步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磨練自己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可以交上一群同樣熱愛運動的朋友。
五、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李宇春的歌曲“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的確,人生苦短,與其沉迷在苦悶的工作里,不如趁年輕多出去走走。一個人,背著雙肩包,搭上列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以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看自己想要看的風景。有時候在旅途中還可以遇到三五個志同道合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