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窮爸爸富爸爸》書籍的人,很多對財務自由都比較渴望,希望通過投資改變自己的生活,過上財務自由的生活。
1、投資是復雜的事情,普通人能力不夠
2007年,巴菲特向對沖基金行業的金融專業人士發出挑戰,希望他們加入巴菲特2006年給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信中所說的賭局:“在伯克希爾公司2005年報中,我認為那些由專業人士積極管理的投資,總體而言,在若干年內的回報,還會低于那些消極靜觀的普通業余人士。
股神敢開這么一個賭局,其實也證明,美國很多的基金、金融機構,想過得超越指數基金收益率,也是有難度的。
美國的證券市場更成熟,很多專業的基金經理很難戰勝指數,能戰勝指數的人都是特別優秀的。綜合地來說,能長期年化20%的人很少。
機構、專業人士的能力也就做到這一步,普通人想年化20%真的是特別難的事情。
2、普通人的本錢少
股市很難讓人變有錢,只能讓人變得更有錢。對于有錢人,通過錢生錢,難度不高。但沒錢人想通過投資變成有錢人,難度無異于登天。
投資是需要本金,本金不夠,你在投資花的時間跟精力是浪費時間。假設有100萬的本金,10%的年收益率有10萬,這樣看起來還能接受。如果只有10萬的本金,10%的年收益率有1萬,對于很多家庭,1年1萬能起的作用其實挺有限。
如果家里沒有礦的話,現在的年輕人在結婚、買房、生娃這幾件大事上,必須耗盡自己全部力氣,很難存的下錢來投資。
普通人想靠投資過上財務自由生活,必須要至少要攢10年的生活費,甚至是20年的生活費。如果沒有意外之財,特別是工薪族,很難攢到這樣的本金。
投資是看起來很復雜的事情,普通人覺得專業人士做投資很簡單,其實是幻覺。查理芒格說過:“如果你覺得投資很簡單,那么肯定做不好投資。”
普通人沒有真正的投資能力,也很難積累起足夠的本金,想要通過投資改變自己生活財務自由,實際上很難。
更加合適的目標是,利用投資把自己的積蓄保值增值,慢慢積累自己財富。讓自己到了晚年的時候,不至于為養老發愁,能給子女稍微傳承點財富。
這樣的目標更加實際,也相對容易達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