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個人理財是他們接觸到的第一門也是唯一一門理財課程,對于沒有系統掌握理財知識的人來說,基翁的這本《個人理財》,是學習理財知識的理想讀物。
本書作者基翁從理財理念、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金錢、如何利用保險保護自己、如何更好的進行投資等方面,對個人理財的技巧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為我們學習理財知識搭建起了一個完整的框架體系,教我們成為一個會理財的人。
好,接下來我們來說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吧。我將從三部分為大家講解,第一部分:如何制訂一個合理的理財目標?第二部分:我們該如何理財。第三部分:怎樣變得更加富有。
第一部分:如何制訂一個合理的理財目標?
這一部分我們將開啟理財的發現之旅,首先我們要確立一個明確的理財目標,并在實行理財計劃的過程中多次總結、糾正和確認目標。理財規劃也許不能幫我們賺到更多的錢,但它能用所賺到的錢幫我們實現財務目標,比如說管理不確定的事情、保障我們的財產安全、為買房,子女教育等大額消費積累財富。所以制定一個合理可執行的財務目標是很有必要的。
那如何制定財務目標呢?這需要兩個步驟。
第一步,分析個人財務現狀。要想管理好自己的財務,必須要了解自己整個財務狀況的全貌,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賺了多少?消費了多少?消費開支分布于哪些領域?而要回答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平時做好詳實的財務記錄,這也是保證我們財務健康的第一步。
第二步,做長期、中期、短期三個時間尺度的財務規劃。其中,短期是一年內要實現的目標,比如買一臺電視、去度假等等。中期可能需要1-10年去實現,比如積攢孩子上大學的學費。長期則是指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來積攢財富,退休后的養老金就是長期目標中的一個常見的例子。
第二部分:關于理財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事。
制訂好計劃以后,我們該如何去理財呢?這就需要我們知道理財的一個秘訣和兩個法寶了。
一個秘訣說的是:知識是最好的保障,因此我們要主動為自己投資。
雖然理財方面有很多專業人士可以為我們服務,但他們做事的出發點是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是我們的利益,所以掌握理財知識是保護自己的唯一途徑。即使要請專業理財人士作為我們的顧問,我們如果掌握個人理財知識,就可以為自己挑選合適的人選,避免上當吃虧。甚至我們自己可以直接做理財規劃,把握自己的命運。
理財的兩個法寶分別是復利法則和為意外買保險。
我們要學會運用復利法則,將已經獲得的收益或利息進行再投資,從而利滾利,得到更多的回報。復利的最大好處在于復利周期越短,賺錢的速度就越快,投入越早、時間越長,收益就越大。
舉個例子,兩姐妹為35年后的退休攢錢,假設她們的投資回報率均為8%,姐姐在前10年每年投資2000美元,共投資了2萬美元,妹妹則是后25年每年投資2000美元,共投資了5萬美元。當他們退休時,姐姐的賬戶會積攢20萬美元,而妹妹雖然投資了25年,卻只積攢了15萬美元,這就是時間在復利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個法寶是留一部分錢進行保險投資。保險是一件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事情,我們絕大多數人不愿意直面遇上疾病或殘疾的可能性,更不用說花費精力來購買保險來防范這些風險。然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重視健康保險,因為保險背后的基本原理是——風險共擔,保險可以保護我們免受重大災害或災難的威脅,也是我們資金安全的間接保障。
將保險納入理財目標,也是我們的理財規劃之一。當災難來臨時,保險可以讓我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面臨意外的發生,不會讓我們好不容易筑起的經濟堡壘在意外面前頃刻坍塌。
第三部分:如何有效地管理流動資金?
我們在進行個人財務管理時,保留足夠的流動資金是非常必要的,流動資金可以應付突如其來的開支,也只有預留了足夠的流動資金,才能讓我們的理財計劃順利進行。接下來,我們就要討論如何有效地管理流動資金。
學會自主投資,主動把一部分收入儲蓄起來,強迫自己將收入開支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并將自動投資的錢,直接用于購買債券或儲蓄基金,這樣就有了投資收益。
如果你覺得錢存在銀行比較安全,那么你就要多比較幾家銀行,因為每家銀行提供的服務和收益都是不一樣的。除了考慮銀行的收益、安全等硬性指標,還要考慮銀行便利性、體貼因素等這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地方。
除了管理我們的流動資產,我們還需要管理好我們的投資。
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投資與投機的區別。
其實他們的區別就在于,是否能夠產生經常性收益,源源不斷地為我們產生價值。比如漫畫書、親筆簽名,不能產生租金收益的房地產和珠寶就是投機,對教育的投入就是投資,因為未來知識能為我們產生不斷的收益。
清楚了投資和投機的區別后,就要開始執行投資計劃。
我們都知道,投資的越高收獲就越多,但是風險也越高。因此在執行投資計劃之前,我們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如果我沒有實現這個目標,那么結果會怎樣?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愿意承受某些必要的成本嗎?
一旦你確定了自己的答案,接下來就可以拿出資金開始投資了。
關于投資基翁給了三個投資建議,他們分別是多元化投資、長期投資和退休投資。
首先要進行多元化投資降低風險,將錢分散在幾筆投資中,如果其中一項投資失敗了,你還可以用另一項投資的盈利來彌補這個損失。多樣化的投資,可以讓我們在投資市場價格的起落當中得到平衡收益。比如基金類型當中,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最高,但是它的風險也最大。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分散性投資,各種股票都買一點,以此來降低投資風險。
其次是長期投資,隨著投資期限的延長,風險降低,收益增加。想要延長投資期限降低風險,就需要我們對投資產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有助于我們在投資過程中對投資資金的控制,從而降低風險。
最后就是為退休做投資,規劃并管理好自己的退休計劃,這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由于人生總會出現一些新的變故,所以退休計劃也要不斷的調整與規劃,比如定期繳納社保,制訂和修改自己的養老計劃,執行計劃并開始為養老儲蓄。
說到這兒呢,這本書的內容基本已經講完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
首先,我們講了制定財務目標需要分析個人財務現狀,并做好長、中、短期的財務計劃。
其次,我們講了如何主動去理財,一個秘訣,知識是最好的保障;兩個法寶,學會復利法則和為意外買保險。
最后,我們講了怎樣變得更加富有,我們要清楚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并管理好流動資產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