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21年已過半,老去光陰速可驚啊!每年年初都會信誓旦旦地給自己定下很多很雞血的目標,回顧2021年的夢想清單,一大半還沒有著落,其中堅持最好的就是理財記賬、開源節流,每月復盤,一次不落。貪多嚼不爛,能靜下心來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啦!所以下半年我會集中精力,堅持做好理財、健身和學習三件事兒,其他的先放一放。
一、理財收益盤點
我從2017年7月開始學習理財,于今剛好四年,四年來嘗試了股票、基金、P2P、可轉債、港美股打新、國債、互聯網銀行存款等產品,其間經歷了股市的漲跌沉浮,鍛煉了心里承受能力,理財的同時生活也變得更加自律,心態也更加淡定從容,理財就是理生活,一點不錯。
2021年1-6月理財收入47648.70元,詳見下表:
1.股票:15365.08元,盈利比較高的幾支是絕味食品、湯臣倍健、恒生電子、東方財富等。
2基金:13738.33元,年初止盈了兩只科技基金,還有在她理財購買的小目標,目前手里還有19期,準備繼續跟投。
3.可轉債:5871.63元,目前用我和女兒兩個賬戶打新,但今年中簽非常少,年初開始嘗試買入雙低可轉債,也嘗試著配了幾支債,基本都是華寶賬戶掛條件單自動成交,目前手上還有20多支。
4.銀行利息:5375.86元,主要是以前在她理財買的沿海銀行產品,我買了一年期和五年期,雖然可以提前支取,但現在這個利息已成絕響,我只后悔自己買少了,所以都準備持有到期不取了。
5.國債利息:4176.06元,前年買的國債,去年開始國債利息降低沒再買了。
6.P2P:2367.55元,主要是在她理財購買的宜信產品,目前手上還有23筆,最遲的到明年9月。
7.薅羊毛:837.58元,其中主要有京豆、邦豆,還有浦發、中信、招行、交行、工行等信用卡的羊毛。
8.貨幣基金:328.85元,主要是家庭備用金和股票基金賬戶里的投資備用金,都放在貨幣基金里。
9.港美股:-412.24元,打新有些盲目了,破發的比較多,又沒有及時止損。
二、投資亮點
我自己理財能力有限,工作也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研究。股票基金收益都很一般,沒什么亮點,但我覺得我在以下三方面做得比較好。
1.資產配置比較均衡。除了股票基金之外還有房租、定存、國債,沒有單吊在一個產品上,高風險產品占比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還有其它收入可以彌補。
2.學習了買賣可轉債。可轉債下有保底、上不封頂,比股票風險小很多,我從2月份開始買賣雙低可轉債,每次只賣一手,因為剛開始投入比較少,所以整體收益不高,但成功率很高,等暑假有時間決定好好研究一下,加大點投入。
三、教訓與反思
1.合理配置資產。2020年的我以為自己很厲害,曾經對2021年有過過高的期待,但經過年后這幾個月的股市,我對自己的理財能力有了清醒的認知,后續會更加注重資產配置,股票配置控制在30%以內;加大基金定投。
2.開源節流理財缺一不可。只有本金足夠多,理財收益才能更可觀。本職工作不能放松,工資是我們最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開源也必不可少,現在不是有個詞叫副業剛需嗎,副業做好了甚至可以超過主業,或者發展成主業;對于收入本就不多的工薪族,節流也很關鍵,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月光族是沒法兒理財的。所以,收入不高節流來省,理財不足開源來補,搞錢就要多管齊下。
3.合理控制加倉進度。年后大跌時基金加倉過急,基本上天天都在加倉,加到后面真正底部的時候手上沒錢了。股票同樣道理,有一只股票從60多一路加到40多,后來跌到30以下的時候我一是沒錢了,二是也不敢加了,只好臥倒裝死。
四、下半年理財目標
下半年理財目標5.3萬,希望全年完成理財收入10萬的目標,下半年有P2P回款、國債、互聯網銀行存款利息,這都得益于前幾年的布局,另外基金、可轉債應該還可以收割一些。股票就不做妄想了,有收入更好,沒收入也不影響我整體布局。
五、下半年投資規劃和資產配置
目前的資產配置基本合理,高風險產品占比不到一半,下半年只需進行微調,投資以穩健為主,降低風險,調整前后的比例如下表。
1.增加基金和可轉債的投入。每月工資結余基金和可轉債各投一半,基金主要是天天基金上定投和小她的小目標。
2.股票和港股投入不再增加。減少做短線,配置一些穩健的票作為打新門票,炒股近四年還沒中過一次新股,6月已經開通了科創版,期待下半年能中一支新股。
3.定期、國債和P2P逐步退出。下半年比例自然減少。
4.尋找新的低風險產品。本來每月存一筆五年期互聯網銀行存款,形成60單,這樣五年后月月有回款,自己給自己發工資的感覺多好。但6月銀行降息后感覺很雞肋了,60單被迫中斷,我準備尋找新的替代產品,目前還不清楚投什么,朋友們有什么好辦法也可以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