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媽媽Lauren在facebook上傳的一張照片感動了無數人。
照片里,她出生僅五天,剛度過危險期的早產兒寶寶,用你所見過的最燦爛的笑容,和這個世界say hi~仿佛在說:“我終于活過來啦~”
小家伙棒棒噠,忍不住替這個小生命高興!
這幾年,早產兒的出生率是越來越高,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和高齡產婦有關系。沒錯,說的就是你,工作太拼,生活太艱辛,導致一把年紀懷孕了還不好好休息,加上二胎政策一放開,早產的隱患那是防不勝防。
早產兒,顧名思義,就是預產期前出生的寶寶。
更專業地說,即胎齡不足37周,體重一般在2500g以下,頭圍在33cm以下的嬰兒。
“早產兒由于各臟器功能不成熟、免疫力低下,經常會發生各種并發癥,更容易加重缺氧、缺血和腦功能損傷,且早產兒腦循環功能不成熟,腦室周圍白質易受缺血、感染等各種有害因素影響而損害認知功能。”
簡單來說就是,早產兒能存活下來就是生命的奇跡,出生后更要加強觀察和護理。但是對一般的媽媽們來說,面對早產兒,內心一定是極度焦慮和惶恐的,這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其次呢,就是得學習如何進行家庭護理。
早產兒的家庭護理
?減少聲光刺激:
盡量為早產兒創造一個接近于子宮的溫暖、安靜、黑暗的環境,減少噪音和強光的影響;
?減少侵入性操作和過多觸摸:
這些刺激會引起早產兒更多的能量消耗,盡量在患兒清醒時進行各項操作,動作應輕柔緩慢;
?保證充足的睡眠:
早產兒的中樞神經正處于迅速生長和發育階段,打擾患兒睡眠,將破壞生長激素分泌周期,不利于生長發育和疾病恢復;
?“鳥巢”式體位支持:
利用“鳥巢”護理(類似子宮的O型護圍),使早產兒四肢靠近軀干呈蜷曲體位,與胎兒宮內姿勢相似,不僅能提高自我調節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增加早產兒進奶量,有利于增加體重;
?間斷式喂食:
早產兒,尤其是極低出生體重兒,胃腸蠕動能力弱,喂養不耐受發生率高。所以家庭喂養因遵循餐多量少及間斷式(每吸食一分鐘,將奶瓶抽出口腔,讓寶寶呼吸約十秒鐘,然后再繼續喂食),可適當喂食早產兒奶粉。
家庭護理做得好,那早產兒的“追趕生長”也就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