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已經(jīng)冥想了47天,這么多天不知道你有哪些變化?說出來聽聽。
上上周我跟一群朋友去龍泉寺參觀學習,早上朋友交代一個當日目標:今天,我們要“帶著覺照去生活”,大家都笑起來。不過,我還是暗下決心要試試。
所謂覺照,是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被外在的人事物,內(nèi)心的念頭、想法、思緒裹挾而去。因為清清楚楚知道,所以有覺察。有覺照,就有正念。
《佛陀傳》34:佛陀證悟后的一刻 吃橘子,28:00
一、為什么學習冥想課?
二、冥想課,對于我們到底是什么樣的練習?
三十年前,我還是慈孝寺的沙彌,那時,洗碗可不是件愜意的工作。在結(jié)夏安居時,所有比丘都回到了寺院,有時甚至有逾百位的比丘,而所有煮飯、洗碗的工作,全靠我們兩個沙彌。那時沒有肥皂,只有草灰、稻殼、椰子殼,就這樣。
清洗堆積如山的碗盤可真是苦差,特別是冬天時,水凍得像冰一樣,你必須在洗碗前先熱好一大壺水。如今,廚房都有洗潔精、專用的菜瓜布,甚至一開即來的熱水,洗碗變得輕松多了。
現(xiàn)在人們比較可以享受洗碗這件事,任何人都可以很輕易地洗好碗盤,然后坐下來喝杯茶。我可以接受用洗衣機洗衣服——雖然我自己還是用手洗,但是用機器洗碗就有點過頭了!
洗碗時,就應該只是洗碗;也就是說,洗碗時,應該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照。乍看之下,可能有點傻——干嘛要這么強調(diào)這樣簡單的事呢?但這正是關(guān)鍵所在。“我正站在這里洗這些碗盤”這件事實,是個不可思議的真實。
當下的我,正是完完整整的我自己,隨著我的呼吸,覺知到我的存在,覺察到我的思想和動作。我不會像個被浪花左拍右擊的瓶子一樣,毫無覺知地被拋來拋去。
當你在一條通往村落的小徑上行走時,你就可以修習正念。走在這條四周都是綠地的泥路上,如果你練習正念,你就能真正體驗這條小徑,這條引你往村落去的小徑。你得一直敏于覺察著:“我正走在這條通往村落的小徑上。”不管天氣是晴是雨,不管路徑是干是濕,你都要一直保持這個思維,但是別只是機械式地重復它。“機械性的思考”跟“正念”是對立的。如果我們真的抱持正念走這條通往村落的小徑,我們會覺得每一步都是無上的驚奇,喜悅之情將令心靈如花朵般綻放,讓我們進入實相的世界。 ? ? ? ?
我喜歡獨自漫步在鄉(xiāng)村小徑上,道路兩旁盡是稻作和野草。我在正念中踏出每一步,感知自己正走在這不可思議的大地上。在這樣的時刻,存在本身就是個驚人的奇跡。一般說來,人們認為在水上或空中行走才叫“奇跡”,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奇跡并非在水上或空中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 ? ? ? ?每一天,我們都身處于自己甚至都沒認知到的奇跡中:蔚藍的天空、雪白的云朵、碧綠的樹葉、孩子充滿好奇的黑色眼眸——那也是我們自己的雙眼。 ?所有一切,盡是奇跡。 ?
? ? ?但是忙碌而多慮的人們沒時間可以悠閑地生活,沒時間在綠地間的小徑行走,沒時間在樹下靜坐。他們必須準備一套又一套的計劃,不斷地和身邊的人協(xié)商,試著解決無數(shù)危機。他們總有要事得做,他們必須處理種種困境,時時刻刻都專注于工作,分分秒秒保持警醒且一切就緒,好掌握狀況,隨機應變。
我認為,時時刻刻都專注于工作,分分秒秒保持警醒且一切就緒,掌握各種可能會發(fā)生的狀況,隨機應變——這就是正念。沒有理由把正念與“專注于手邊的工作,保持靈敏且做出最佳判斷”劃分開來。在協(xié)商、解決和處理各種狀況時,若要獲得好結(jié)果,冷靜的心和自我控制絕對是必要的。任何人都知道,如果我們沒能好好控制自己,而讓急躁或憤怒干擾我們,我們的工作就不再有任何價值了。
正念是個奇跡,藉由它,我們得以主宰自己、重建自我。因此,正念既是方法,也是目的;既是因,也是果。當我們?yōu)榱诉_致專注而練習正念,正念是因;但正念本身就是覺知的生命,正念存在意味著生命存在,因此正念也是果。正念讓我們不再漫不經(jīng)心、神思游移,使人得以充分地過好每一分鐘。正念讓我們能真正地活著。
呼吸能自然且極為有效地防止心思渙散,因此你該知道怎么用呼吸來維持正念。呼吸是連結(jié)生命與意識的橋梁,能統(tǒng)合你的身體和思緒。不論何時,只要你心思游離不定,都可以拿呼吸當工具,重新掌握你的心。
讓我們想象一下:有座高聳的墻,從這座墻的頂端看去是一望無邊,但是卻沒有什么工具可以讓人爬上墻頂,只有一條從頂端往墻壁兩邊垂下的細線。聰明的人會在細線的一端綁條較粗的繩子,然后走到墻的另一邊,把細線拉下來,繩子就會被牽引到墻的這一邊來。接著再把繩子的末端綁上牢固的粗繩索,然后將繩索拽到墻對面。當這根粗繩垂到對面墻根并且被固定住時,就可以很輕松地爬上墻了。
我們的呼吸就像那條細線。然而,一旦我們知道怎么運用它,它就會成為幫助我們克服那些看來無望的情況的絕佳工具。
呼吸是連接身體和心靈的橋梁,能協(xié)調(diào)身心,使身心得以合一。呼吸跟身心狀況是相呼應的,它能統(tǒng)合身心,既能啟發(fā)身心兩者,又能帶來安寧與平和。
你的呼吸該是輕柔的、平穩(wěn)的、順暢的,像潺潺流過沙地的小溪一般。你的呼吸應該非常安靜,靜得連坐在你身邊的人也聽不見。你的呼吸該優(yōu)雅地流動,像條河流,像水蛇游走水中,而不是像崎嶇不平的山脈或馬兒的飛奔疾馳。
統(tǒng)御自己的呼吸,就是控制自己的身心。每次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再度心思渙散,或用盡方法也實在難以控制自己時,都該運用“觀呼吸”這方法。
不管你在做什么,你都得練習禪修:洗碗時,你可能想著等會兒要喝茶,因此想盡快把碗洗完,好坐下來喝杯茶。但是那意味著你在洗碗時根本沒有活在當下。
當你洗碗時,洗碗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當你喝茶時,喝茶就是你最重要的事;當你如廁時,如廁就是你最重要的事。就像這樣,劈柴是禪,擔水是禪。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要保持正念,而不是只有在你禪修、讀經(jīng)或祈禱的一個小時內(nèi)如此。做什么事都要秉持正念。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可以作為修行時刻。無論是在等待上菜,或者排隊點名時,都可以練習用正念呼吸或是微笑。切莫浪費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每一個時刻都是培養(yǎng)安穩(wěn)、平靜與喜悅的機會。
當你用正念呼吸的時候,身體會回歸心靈,心靈也會回歸身體。正念的力量就是佛陀的力量,圣靈的能量,這些能量都常在我們體內(nèi),一直保護著我們。每當你接觸到正念的種子,并練習用正念呼吸時,圣靈的能量,以及佛陀的能量,就在那里保護著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