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白
我是一個非常熱愛家的人,我喜歡把自己的家收拾的很溫馨,經常有事沒事就調整一下家里的布局,每隔三五年,家里的格局基本煥然一新,或者也可以說是面目全非。
最近,我開始熱衷于斷舍離,開始整理家里的各種物品,處理掉各種多余的衣物和家具,我想讓我的家變得更整潔,更清凈,空間更大,雜物更少,生活的更舒適。這些行為的背后,都源于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叫《極簡主義:活出生命真意》。
寫這本書的讀后感,也源于我早上寫的那篇文章,讓我們聊聊閱讀這件事,因為文章中提到了王者速讀法,我自己總不能光說不練吧,我是個行動派,于是馬上用行動去踐行它,讓閱讀豐富我的生活。
我非常吃驚的發現,這本書基本上完全滿足了王者速讀法的所有條件,尤其是二八原則,也就是說,這本書80%的精華都只在20%的章節里面。毫不客氣的說,這本書的精華就在它的第一個章節,我也是被它的第一章節內容深深吸引。當然,我認為,因為第一章節所提倡的科學理念,這本書已經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了。
所以接下來我要重點分享一下本書所提倡的最重要生活理念,只要領悟到這個理念的精華,其實隨之而來的行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后面的六個章節的內容可以因人而異,自由發揮,千人千面,沒有對錯。
兩位作者的故事
本書的兩位作者,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喬舒亞曾是一個每周工作70小時、每年工作362天,年紀輕輕就拿上6位數年薪的企業高管,20多歲就買了名車豪宅,有一個美麗的妻子。越來越有錢的他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物品,但他發現幸福感并沒有增加,實際上他的生活非常糟糕。一番反思后,喬舒亞決心斷舍離,開始過極簡主義的生活。
他丟掉了家中90%的東西,最后生活中只剩下288件物品,但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這樣的極簡生活,讓喬舒亞的內心越來越充實。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樂與自由。他的改變也影響了他的多年好友瑞安,在他的幫助下,瑞安用21天過上了極簡生活。而后他們一同創建了宣揚極簡主義的網站TheMinimalists.com,讀者超過400萬。
他們的事跡被美國《今日秀》《時代》《人物》《福布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舊金山紀事報》《芝加哥論壇報》等多家知名媒體報道。他們分享的極簡主義生活理念與實踐已幫助許許多多人過上占有更少物質卻更有意義的生活。
兩位作者的故事我深受啟發,我馬上聯想到我的淘寶購物心得。雙十一馬上到來,很多人熱情高漲,忙于搜索各種可以優惠的物品。從我個人的淘寶購物經歷來看,我曾經也極其熱衷于各種物品,享受買下物品直到快遞送上門那些瞬間的快感。最近,當我打開我的衣櫥,打開我的儲物間,環顧我的家庭四周,到處都充斥著我熱情高漲頭腦發熱背后的擁堵和累贅,我才真正意識到,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東西。那些多余的東西只會給我們帶來負擔、壓力和累贅,不會增加我們的幸福感指數。
什么是極簡主義?
我個人認為,美國人稱之為極簡主義,其實在中國也早有類似的理念,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就是舍得,有舍才有得,少即是多,只是老外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表達而已。
什么是極簡主義,極簡主義從舍棄開始,終點卻是更有意義的人生。
有人認為極簡主義者,你生活中的物品不能多于一百件。 但實際上極簡主義是一個幫助你獲得自由的工具——遠離恐懼、煩惱、重壓、內疚、抑郁及束縛的自由。
極簡主義是一個工具,我們用它來獲得人生的滿足感。極簡主義中沒有規則,只是教你去除生活中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物,從而使我們能夠專注于最重要的東西。
極簡主義是一種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極簡主義者選擇擺脫非必需的東西,把握重要的事物,而對優先級的劃分取決于你自己。極簡主義者不是通過某種東西,而是通過生活本身來尋找幸福。因此,生活中何者重要、何者多余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我們所關注的幸福,只能經由有意義的人生來實現:充滿熱情和自由的人生,可以實現個人成長、以有意義的方式為他人做出貢獻的人生。這些才是幸福的基石,而非身外之物。
如何踐行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不是要你一無所有,而是要你穿越物質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東西。在《極簡主義》一書中,放棄高薪主管工作、轉身成為美國極簡主義生活先鋒的喬舒亞和瑞安,分享了他們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極簡主義的生活理念。
通過舍棄生活中多余的東西,他們得以超越物質,集中精力追求生命中最重要的五種價值:健康、人際關系、熱情、成長和奉獻。書中提供了豐富的具體實踐方法,幫助讀者快速過上極簡生活。
關于健康
健康當然是五大價值中最為重要的,這個理念我就無須贅述,相信大家都了解,只不過每個人踐行的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健康,包括健康的身體,健康的飲食,健康的生活方式,運動鍛煉習慣,還包括情緒健康,心理健康,財務健康,這些都是令生活充實的重要方面。
人際關系
我覺得在人際關系中踐行極簡主義理念非常有必要。尤其在中國,我們有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七大姑八大姨,各種同事朋友,各種同學好友,各種朋友圈和組織,各種聚會活動,正在不斷侵蝕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已經超負荷繁忙的生活又增添了許多苦不堪言的壓力負擔。
人際關系的梳理顯得極為重要,重新評估你的人際關系線路圖,列出不同級別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區分首要人際關系,次要人際關系,外圍人際關系,正面人際關系,負面人際關系等等,重新調整你的人際關系和時間消耗。
作者列出了絕佳人際關系中的八大要素,包括愛,信任,誠實,關懷,支持,專注,可靠,理解。我個人認為,這些都是人為賦予的概念,對于這些概念的理解也是因人而異,其實最最重要的因素可以歸納為一個詞就夠了,就是讓你覺得舒服,舒服二字已經涵蓋了所有的要素,只要你覺得舒服,你就來往,不舒服,就不要勉強自己。
培養熱情
即便你擁有了所有東西,包括健康,人際關系,和物質的豐盛,但假如你對生活失去了熱情,你將不知所措,你將陷入極度的空虛和無聊。
為了培養真正的熱情,首先你必須知道你真正熱愛的是什么。其實這個問題對很多人來說很難,說實話,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真正熱愛的是什么,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家庭,如此而已。
這個問題我個人倒很有心得,當我發現我真正愿意專注于一件事情的時候,這件事肯定是我的熱情所在,這樣的關系是良性循環的,因為熱愛,所以專注,因為專注,所以享受,因為享受,所以激發出更多的熱情。
個人成長
書中的文字有點抽象,感覺是因為美國文化和語言翻譯的原因,有些內容我看了都覺得拗口,無法理解。不過個人成長的理念我是接受的。我覺得生命的活力就在于改變,一成不變的生活只會讓你感覺沉悶、抑郁和空虛。
所以,如果想要擁有長久的幸福,就必須持續做出改變。而你的多數改變,都是通過每天在小的方面逐漸改善積累而成的。比如每天閱讀半小時,側重精神方面的成長,每天鍛煉半小時,側重身體健康方面的成長,它們都是貌似很微小的行動和習慣,日積月累,將會帶給你突破性的進展。
從我個人經歷來看,我覺得我這些年致力于自身身心靈的成長和改變,給我帶來非常豐盛的收獲,我越來越享受做自己,我越來越熱愛我的生活。一句話,成長,對我來說,是最為歡呼雀躍的事情了。
奉獻的重要性
你越成長,就越能幫助其他人成長;而越是幫助他人成長,你自己就越能獲得更多成長。
這一點我也很認可,也就是說你只會越給越多,當你能為別人提供足夠的價值,自己也能享受到更多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