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幸福加上遙遠的奢望和期待,幸福本來就最樸素、最真實地陪伴在身邊。
人生是一場歷練,人生是一場前行,悲歡離合、陰晴圓缺都是自然現象。如果連這些花落花開,聚聚散散,都不能去化解,那這不就是矯情嘛。有些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就不要再糾纏了。
那么如何去改變生活,如何去創造新生活,如何去拓展、找到生活嶄新的方向,都在于自己去努力,自己去改變。我們每個人應該信什么,信自己,認識自己在人生中所起到的作用,然后我們再認識生活。認識生活當中會有許多缺憾,有許多不完美,生活當中會有許多深深的遺憾,人生路上還有很多的悲歡離合。生活為什么會讓人感覺傷痛,其實沒什么,不過是自己擴散了傷痛,執著了傷痛。
生活的成敗得失,對錯是非,相逢一笑,什么樣的胸懷,就是什么樣的世界。每個人睜開眼去看見這個世界,那么不妨問一問,自己真正能了解這世界、真正能了解生活嗎。世界是什么,首先不是孤獨的自我,每個人可以單身地活著,但不是孤獨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在人海茫茫中穿梭,有了大家才有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可以孤單,但生活并不孤獨。
生活是什么,去找到自己存在的快樂、存在的價值,去找到自己存在的方向,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更應該互聯互通,互相友好,互相善待。
一個人選擇了什么樣的態度,其實就是選擇了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就是選擇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質量。一個人去認識生活,才能更好地生活,什么是世界,自己關起門來拒絕世界,和生活對立,制造和生活的隔閡,那么勢必會活成一場窒息。一個人的世界應該是什么,包容,溫柔,寬恕,原諒。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種陪伴,幸福是一種相知,幸福是一種關懷,幸福是不管你成和敗,你的朋友都在身邊;幸福是不管你這一生是不幸還是幸福,朋友們都是第一時間來關懷你,這就是幸福。不要給幸福加上遙遠的奢望和期待,幸福本來就是最樸素、最真實地在身邊,所以說,去主動積極地認識生活,認識世界。
傳統文化在這個時代,應該傳遞什么?傳遞那些積極、光明、向上的社會良知,傳播那些寬闊、樂觀、幸福、美好的人生信念。傳統文化是為這個時代去注入一種精神內涵,注入一種生命力量,注入一種信念和動力,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讓我們每天的日子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