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開學了,在陪伴孩子讀書的時候,看著孩子漫不經心的學習狀態,真的有點讓人發狂。他要么坐在地上一點點的往前移動,要么就是抓耳撓腮,再不然就是手不停的摸摸捏捏。沒有一刻能夠安靜地坐下來,認真的去思考問題,認真的去寫作業。頭痛,真的是讓我很頭痛。
? ? 在咆哮以后,孩子坐在了桌子前,而我也轉戰去洗碗,看著窗外,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兒。外面車水馬龍,但是自己的心情,卻如同火山一樣,有種情緒,似乎要噴涌而出。有一個聲音說,讓我發貨吧,讓我發火吧,這種情況我不發火,怎么可能呢?這樣的孩子,我怎么能不對啊他去發火?怎么能對得起他呢,長大的時候他會后悔的,我也會后悔的。還有一個聲音正在輕輕地說,別發火啦,冷靜冷靜。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才會是成功的人。再說,你跟他發脾氣,他就會去改變嗎?你連自己都控制不了情緒,怎么還能去教呢?
? ? 深呼吸深呼吸。把壞情緒這種廢氣,隨著呼吸,慢慢地呼出去。
? ? 晚上出去散步,孩子的情緒非常的低落,小臉兒拉的,可憐巴巴的,我看了心里也非常的難過。我不停得逗他,可是孩子仍然看上去無精打采的。我不是應該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原則嗎?我不是應該對他的學習,抱著一種堅定的態度嗎?我這種嚴厲的批評與指責,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我的內心翻山倒海,不停的在思索這個問題。
? ? ? 在晚上,我突然明白過來一件事。在《馬文的路途》當中,馬文老師,對于那些問題兒童,從來都不是以指責的態度去對待他們,而是在每一天,每一件事當中,都找尋他們的優點,去表揚他們,去鼓勵他們。在問題上面多引導,多開發,多提問。孩子們喜歡這種教學的方式,也從思想上行為上去改變了他們。而我這種與馬文老師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是我的父輩們教給我的,嚴厲的指責,嚴厲的批評,嚴厲的教育,嚴厲的話語,無時不刻不在鞭策著孩子,可卻像是一個帶刺的鞭神,抽打著他們。
? ? ? 我的孩子不快樂,他不喜歡學習。不同的行為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而我,也正要反思我的教育方式。我,還是要從一個正面的方向引導,去教育孩子,觀察他的優點,觀察他進步的地方。而我焦灼的心態,卻讓一切都消失了,我讓我的情緒作為了引導。嚴厲的對待他。我要不斷的去反省自己。
? ? 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我希望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去對待孩子。讓他能夠在自信中,找到自己,恢復對學習的自信心與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