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來,輾轉難眠。 腦海里又鉆出了前陣子聽到的《圣經.福音書》里,關于耶穌與彼得的故事。
在耶穌被抓釘十字架的前一晚,他將自己的十二門徒叫到了身邊,要求他們今夜能守著他。卻沒料,弟子們都睡著了。只有大弟子彼得醒著,他告訴耶穌:我會一直守著你,追隨你,哪怕在最危難的時刻都會保護你。耶穌看著他說:“彼得,在公雞啼叫黎明之前,你會三次不認我。” 沒多久后,羅馬士兵來了,他們逮捕了耶穌,弟子們四散逃亡。同黨們一旦被抓到要么燒死,要么喂獅子。 彼得也開始跑。很快,他碰到了一個人,那個人說:“你好像常常跟耶穌在一起,你們應該認識。”彼得回答:“不不不,我不認識這個人?!彼珠_始跑,又遇見一人:“你好像是耶穌的弟子?”彼得又回答:“不不,我不認識他。”這次,他遇見了一個男人,“你應該是耶穌的同黨吧?”彼得說不認識時忽然聽到了公雞的叫聲,黎明來了,彼得大哭。
耶穌也許早就預料“信仰”沒有那么簡單。
而,彼得后來成為了羅馬的第一任教皇,為傳播耶穌的教義被倒訂了十字架。我相信彼時當他在面對這樣的酷刑時,內心應該是無比堅定的。因為他的信仰歷經了挑戰,面對過懷疑與脆弱。而很多時候,人都是很脆弱的。
如果說早期的基督教信仰是需要被處以酷刑,剝皮,喂獅,砍頭,來走向各自生命信仰的終點。 那么如今呢? 也許,不必如此兇殘得殺戮。但,信,也決不是僅僅帶來好處,讓人獲得恩惠。 它一定有“痛”在里面。 就如木心所言, “信”是要有所犧牲的。
天,漸漸亮了。 新的一天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