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按快慢分為兩種,一種叫急性病,一種叫慢性病,為什么我卻說健康卻有三道門呢?
第三道門:太平間的門。
西醫的白衣天使們,救死扶傷,爭分奪秒搶救急性病人,挽救生命,他們站在太平間的門口,用專業的技術和先進的設備、控制指標,給我們第二次生命的機會,將我們攔在太平間門外。
醫生,是高尚的,自帶奇跡的職業,功德無量,力挽狂瀾,拯救人們的生命。
第二道門:醫院的門。
健康從業者,中醫,他們調理慢性病,通過改善生活習慣、日常飲食、或是簡單的食療、調理的藥物,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狀態,讓我們的氣血順暢,提高免疫力,不讓我們有機會走進醫院的大門。
我們都知道,中醫的名言是“上醫醫未病”,扁鵲曾經說,自己的醫術是家里兄弟三人中最差的,因為他只會醫末病,就是病得很嚴重的人,而他的兄長則可醫已病和未病,在病情發作之前,就能夠發現并且避免疾病的發生,但是因為治病于發病之前,這么高深的本事,卻鮮為人知。
第一道門:生活的門。
健康觀念教育,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好的生活習慣,讓家里三代人都能夠會吃,會喝,會飲食,會保養,讓我們更年輕、更漂亮、更健康、更長壽,更成功!這才是真正的健康!
人要生活,不論我們以何為生,我們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大部分從家庭沿襲而來,生活方式的不斷重復,久而久之成為習慣,而這種習慣不僅影響你自己,還會影響你的下一代。
印度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笨梢娨粋€人的命運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息息相關。
可惜對這樣“性命攸關”的習慣,人們對它的認識往往不足,認為不過是小事,與健康無關,甚至即使知道,也懶得改變。
好習慣是健康的銀行,可從“健康儲蓄”中提取“健康利息”,且可享用終生,壞習慣則是健康賭博場,對健康損害于不知。
如果健康是一輩子的事情,那么學習健康更是一輩子的事情,愿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學習健康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