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和運動一樣,想做就去做,不想做便不做,各種理由只不過是開脫的借口。
大學畢業那會,每每受到上司的折磨,傷心難過熬不下去時,當時的Boss王都會反問我一句:你的夢想是什么?哦,當然后來中國好聲音皮褲汪的那句:你的夢想是什么?純屬雷同和巧合,王和汪從發音上都是一家人。面對Boss王的質問,我都會不動大腦的回復:我的理想是做個賢妻良母。屢次被問,屢次堅定不移的以賢妻良母為目標不動搖。后來Boss王無語,他原本是想引導我,一個人要有夢想,要問夢想增磚添瓦;如果你想不被踩在腳下,那就盡快獨立,掙脫別人的束縛呀!原本是一個勵志的故事,硬被我引到了無生趣的生活中。
后來,我們不再談論這個話題,或許是他感覺對牛彈琴,或許是他覺得應該讓時間來證明一切。工作三年后,那個賢妻良母夢距離我越來越遠,遠到這個概念不再出現。直到今天發了做飯的圖片后,小銳姐評論:這不是她監的真實水平。然后某人開始質疑,小銳姐說到:估計太久沒做生疏了,她曾經的愿望一直是做個賢妻良母,奈何現實殘酷,硬是被逼成總監。看大家的討論,我不敢去接這個話,就猶如現在的說出口的都是可以做到的,但凡做不到的會默默留在心里,少說大話多做實事。我曾經信誓旦旦要守護的,最后自己拋棄了,那份落寞感無法言談。
在我心中,賢妻良母必定是有一份輕松舒悅的工作,朝九晚五,下班挽袖霍霍向廚房,洗漱完畢,臺燈下打開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肆意徜徉。卻不知怎么走著走著就偏了,偏向另一條毫無相干的路,從此下廚房成了一個假想詞。如果可以,我寧愿拿打掃衛生和朋友們交換,你做飯,我打掃衛生,或者選擇在外面解決。吃飯對于我們來說,只是一個每日例行慣例,沒有什么樂趣和調味。從買菜、洗菜、炒菜、上桌,一個上午的時間沒有了,有這功夫不如坐下來看會書或者休息。任何讓我費神的東西,都不值得片刻的停留,只有短平快才能安排好每日的充實。美麗說:當你關上門,廚房和食物中隱藏了一個人的孤獨。那遠離廚房,便是拜托一個人的孤獨,做一個人的事情,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寫字,一個人跑步,一個人忙著和朋友們聚會的路上,這總是可以的吧,一個人就可以把生活過的很好,何必要兩個人呢?
《歡樂頌》中安迪做的第一頓正餐,便是火鍋,因為簡單易操作。生活總是要沾點煙火氣息,才會熱氣沸騰,不然一個人在空中也是滿滿的高冷。放下手中的書和其他,投身廚房,在菜刀和油鍋中來一場食物與調味劑之間的革命,感覺還是不錯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