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娃之后,帶娃就成了一個困難的話題,尤其是對于雙職工父母而言。丟給月嫂、保姆除了費錢,更重要是不放心,所以最合適的人選無疑是奶奶和姥姥了。經驗自不必說,自己和另一半就是生動的例子。況且都是自己的孫兒輩,肯定都會盡心盡力、疼愛有加。但現在都提倡小家庭生活,也就是爸爸、媽媽和未婚嫁的子女,至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屬于大家庭范疇了,中間的聯系紐帶有點親情猶在、親熱不足的尷尬,但因為娃的緣故,又不得不聯系在一起。
“國名媳婦兒“海清以前演過一部電視劇叫做“雙面膠”,大意是講鳳凰男夾在都市時髦的老婆和傳統守舊的媽媽中間,就像一塊兒雙面膠一樣,雖然努力維持著看似平和的婆媳關系,但又不可避免地摩擦不斷。但今天要講的是,外婆帶娃和奶奶帶娃引起的另一層面上的“雙面膠”關系,我的經歷就是感同身受。
產假期間:
坐月子,是婆婆照顧的。飲食方面尚能接受,就是喜歡把姜蒜切得碎碎的,讓我挑得很辛苦。湯不必說了,連素菜青菜也撒了不少。我曾跟老公抱怨過,但即便這一兩天改善了,后面又恢復老樣子,因為夫家習慣性吃姜蒜,還喜歡腌姜蒜當零嘴。老公打馬虎眼,“多吃姜蒜,能消毒、增強抵抗力,這樣孩子也能遺傳你的免疫力啊”。我也不是一個愛挑剔的人,也看在婆婆平時做飯、做家務也不輕松,又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就自己認了,默默開始了挑姜挑蒜馬拉松。
我體質比較好,自閨女出生就是純母乳喂養,幾乎白天、晚上都是自己帶。婆婆做完家務要么就出去看人打牌,要么就看電視,有時晚上追劇到凌晨一兩點。
因為還在產假中,孩子也算乖巧,并且老公也喜歡逗孩子,雖然不如親媽在旁那般自如,但除了飯菜放姜蒜這點,其余覺得還湊合吧。
產假后復工—閨女2歲2個月:
這時,婆婆要去照顧侄子,只好請外婆來深圳幫忙帶娃了。
都說世界上最好吃的飯菜就是媽媽做的菜,這話不假,我吃得爽了,可老公有時胃口不佳。我媽很能干,家務全包、白天溜娃、晚上還帶娃睡覺(這時母乳和奶粉摻合著喝),但有點敏感、玻璃心。看到又有剩菜,心里就覺得女婿是嫌棄自己的手藝。
老公性格比較內斂,那時已經開始創業,在家時間比較多,但他要么對著電腦、要么對著手機。媽媽就跟我嘀咕,“自己從白忙到黑,女婿一天到晚的話都不超過5句,他的笑臉都是給他閨女的。”
同時老公的話也傳到我耳邊,“讓媽別成天帶娃在外面玩,這要是玩習慣了,以后我們自己帶、哪有那么多時間往外跑”。我悱惻,“多帶孩子看外面的花花世界有什么不好,你又沒時間跟媽聊聊天,她在家無聊啊。”
然后就是把尿問題。媽媽是節省慣了的,當聽到一塊尿不濕就要1塊多,一天起碼換6塊,就覺得怎么這么浪費,所以條件允許時,就喜歡隔段時間給閨女把尿。老公就有點看不慣了,說買了那么多尿不濕為什么不用?不到一歲就把尿不好吧,這要是在外面把尿多不雅觀啊?
額外插句,我侄子比閨女大一歲,因為嫂子要去工作,婆婆就去她那兒帶侄子了。當我閨女一歲多后僅晚上帶尿不濕,接近兩歲徹底斷尿不濕后,三歲多的侄子晚上睡覺和坐長途車都要尿不濕才行。我就慶幸,早點斷不也挺好?省錢省力,還鍛煉了孩子的主動和自制力呢。
在孩子10個月大,也就是距離媽媽來深圳2個多月后,媽媽私下跟我說,她要回去,想把孩子帶回老家玩段時間,也能順便照顧到爸爸。我很明白媽媽的想法,也不忍心爸爸下班回家就是一個人的冷冰冰。
跟老公提及,他是打心里就不愿意的。說孩子很快就長大了,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多可惜,媽媽幫忙帶到上幼兒園就可以了!在我苦口婆心勸解后,又不得不狠心施壓,要不你把婆婆搶過來吧,或者我辭職帶娃,再或者你請個保姆?終于老公退步,趁五一送他們回去了。
那時媽媽也知道女婿疼孩子,以退為進,說就回去幾個月,到10月家里冷了還帶來深圳。結果呢,十一推到過年,過年推到來年的兩歲生日,又推說到三歲,等孩子能上幼兒園。讓我們專心工作,不用操心孩子。我在中間就像塊夾心餅干,還不如把我吃了呢。
2歲2個月-現在:
侄子上幼兒園第一天,老公就興匆匆買了機票回去接閨女了,還有婆婆。孩子很活潑也很自來熟,日子一下子又熱鬧起來了。
閨女愛吃肉骨頭、蒸魚和雞蛋,天天嚷著吃肉肉和蛋蛋,偏食有點嚴重。老公又開始嘀咕了,怎么就不教她吃點素菜青菜,寵壞了。我沒好氣,給咱養得白白胖胖的,你就知足吧。看你侄子,瘦不拉嘰的整天不吃飯,嫂子還花500多給他買長胃口的藥吃,那才浪費錢呢,都是吃零食給慣的。于是我們用心的給孩子慢慢均衡飲食結構。
然后就是刷抖音。當老公忙得不可開交,沒時間陪她玩時,只得遞手機給她,她還就要抖音。一只小胖手端著手機,另一只輕輕一劃,別提多熟練。老公看到閨女入迷的樣子就恨鐵不成鋼地跟我抱怨,都是外公外婆慣的,這么小的孩子就教她刷抖音。我除了尋求認同自然也要為爸媽辯解,你不給手機她、好好陪她玩,她不需要電子產品也能過得開開心心。看你侄子,才三歲,就摔壞了一個手機、一個平板,現在都第幾個平板了?他那才叫入迷呢。于是又慢慢掰正,多讓她看動畫片和玩玩具。
現在老公完全沒有當初我媽在時、像甩手掌柜般那樣輕松。閨女不喜歡奶奶,只有爸爸媽媽都不在時才跟奶奶玩下。我總趁她沒醒就去上班了,她就像條小尾巴粘著爸爸。若不幸被甩掉了,才哭哭噠噠地找奶奶。飯也只要爸爸喂,奶奶碰不得。老公苦著臉,怎么辦,耽誤我賺錢?于是兩歲半就送幼兒園了。
可架不住奶奶想親近孫女,但總用些搞笑的歪點子。突然捏捏臉蛋,扯扯頭發,突然伸腳拌她或截住強親一番.....于是,家里經常哭聲一片,事后閨女總告狀,說奶奶打她......我和老公很頭疼,婆婆也是多說無益,屢教不止,自己就像個老頑童。我好奇問老公,你們兩兄弟是怎么健康長大的?老公犟嘴,小孩子哪有那么嬌氣。
沒法子,每次老公攻擊岳母帶不好娃,我只要回擊婆婆帶得也不咋樣,就偃旗息鼓了,就像負負得正般歸于平靜。但還是感激老人家犧牲自己的老年生活,還在為子女發光發熱,所以,懂得知足,人生才能長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