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半年前,偶然翻開一位朋友的朋友圈。發現他的朋友圈設置為半年可見。當時我很好奇,還發信息過去詢問,他告訴我這是微信新增的功能,可以設置為朋友圈半年可見,并且強調并不是針對我一人設置。我心中暗自腹誹"我還沒有重要到讓你可以針對我做什么設置"。于是回去研究了自己的朋友圈,并且升級了微信,發現果真如此,于是我也設置了半年可見。
最近微信又增新功能,朋友圈可以設置為三天可見。有時點開有些人的朋友圈,發現寥寥幾個信息,散落在一條橫線之內。我已沒有好奇之意,只是覺得,哪兒有需求,哪兒就有市場,這樣的功能,必定是因為需求所致。
在網絡開放的年代,又是隱私極度容易被竊取的年代,我們買個東西掃個碼,就成了朋友。這個年代成為朋友太容易,被彼此蒙騙也太輕易。于是微信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半年可見,甚或屏蔽,只是因為人們心中信任的缺乏與安全感的缺失。
我們在網絡上尋找著安慰,卻也在網絡中防備與被防備。
前期沸沸揚揚的“程序員之死”,更暴露了網絡的無情和可怕。網絡一方面讓人享受著便捷高效的服務力,一方面又滋養著漫天的謊言和交易。
面對強大的網絡,我們只有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才能在荊棘密布異軍突起的叢林中,尋一份安心。
微信剛興起時,人們常說QQ是老婆,微信是情人。QQ空間里只要是好友,彼此的互動一覽無余,而微信的朋友圈,只有共同好友才能看見彼此的點評,相比于QQ,微信似乎更私密。
曾經很喜歡在朋友圈分享各式樣的心情,朋友圈于我,就像日記本,記載著喜怒哀樂。我本性情中人,從不懼怕暴露心情于人前,只是想把朋友圈制作成一幀裝訂精美的圖冊,記錄著一路心程。
朋友常調侃,每天就看你在朋友圈刷屏,我只是淺笑著說,只怪你們太可愛,使我有太多東西想與你們分享。
也有朋友憂心的問我,每天看你發朋友圈,滿滿的正能量,生活似乎很充實很滿足,但我不敢問你,這一切是否只是表象,只是你呈現于人前的一種屏障。
我動容于朋友的真誠和坦率,茫茫世間,有人如此關心揣度著我的心思實屬難得。我溫言安慰,朋友圈只是真實生活的冰山一角,它只是某個階段的某種記錄而已,不用太較真。
郁結于心時,真想做一個潑婦,雙手叉腰,站在十字街口,與那些惡俗之人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對決。把某人痛斥著低下去低下去,直至塵埃里,看不見。但我終沒有做潑婦的勇氣,也沒有當祥林嫂的時間,只有在胸腔憋的快要爆炸時,到朋友圈發幾句牢騷,找一種臨街叫罵的快感。在眾人圍觀的虛擬中,隔空揮拳,雖然招招落空,卻也舒展了筋骨,活絡了頭腦。
有時候,朋友圈只是寄托煩悶的一個出口,我仿若通渠之人,順著朋友圈的條條脈絡,通萬千煩絲,達三江五湖。
前段時間參加了計算機培訓大會,會議上滿滿的干貨,都是用微信掃碼進行,很多需要存儲的干貨只需動用微信收藏-發朋友圈的功能即可輕松完成,不怕丟失,也不怕占用內存,我見識到朋友圈另一個超贊功能-存儲力。當然,這種存儲只適用于共享的資源。
我把很多趣聞妙語,美圖佳片,自己的或他人的,分享到朋友圈,與朋友共賞,也可供日后自己慢慢回味。紛紜萬千的信息,只有與網絡同步,才可保永不丟失。
網絡是個強大的工具,宛若千載難逢的曠世名器,善用之,將所向披靡,快意江湖。我們終究是局限的,受束縛的,結交面甚窄。而在朋友圈里,可以有五湖四海的朋友,同頂一片藍天,共觀一輪日月,雖隔著冰涼的屏幕,仍能感受到盛意拳拳。
今年的國慶中秋甚是難忘,我們在微信文友群里展開了別開生面的斗詩大會。雖無面對面推杯換盞的借酒助興,但文友們個個興致高昂,妙語連珠,才思敏捷,引得一向低調的我也詩興大發。熱烈的氣息隔著千里之屏經久未散,直至深夜我們才眷眷著離去。
以夢為馬的人生,只有先把心放飛,腳步才能跟上。我知道,終有一天,我會抵達那水草豐美的地方,在萬里碧青的荷花蕩駕船采菱,吟一首好詩,哼一支小曲, 即使塵滿面,鬢如霜,我也終將是歡愉的。
不久前,一朋友問我,最近怎么不見你發朋友圈了?回想之下,確實如此,曾經那么熱衷于發圈的我竟然逐步淡出了這個領地,從曾經的每天幾條到如今的幾天一條,甚或更久。
我告訴朋友,不是我不想發,只是太忙了,我顧不上發。
有人會因為發朋友圈而躊躇再三斟酌許久,其實大可不必。每天朋友圈里許許多多的刷屏,很多的信息都埋沒在刷屏中,并沒有人過多注意。每個人只會在意自己的人生,又有誰會有太多的閑暇顧及你的日子?你發什么?真的沒人在意。
萬丈紅塵,只來一次,我們也都是第一次來,索性干脆點,利落點,輕快點吧。不要把自己想的那么重要,更不需把別人的看法看的那么重要。朋友圈是自己的,于己有關,于人無關。
關心你的人? ? ? ? ? ? ? ? ? 不關心你的人
你發或不發,? ? ? ? ? ? ? ? 你發或不發
你都在那里,? ? ? ? ? ? ? ? 你都在那里
在他心里,? ? ? ? ? ? ? ? ? ? 在他心外
不離不棄? ? ? ? ? ? ? ? ? ? ? 早已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