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中學的政治課本里一開始就學過商品的含義:為交換而生產的物品是商品。當時我所理解的商品無非就是那些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信息這一類的虛擬物也成為了商品。可是沒想到,如今相親業竟能如此火爆,在這個產業中人也成為了商品。一資料,一座位,一人便支起一個小攤,人人都能當老板,當然售賣的便是我們自己。戶口、房子、車子、收入、學歷等等就成了我們的生產原料,成本越高越能“賣”個好價錢。有時自己忙不過來,還得請父母充當店小二幫忙照看下生意。
? ? ? ? 無論是西方“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都愿意和你在一起。”的結婚誓言,還是中國“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許諾,此刻都是蒼白無力的。婚姻變成了一場純粹的交易。面對這樣一場賭博式的交易,最后的結局是輸,是贏,還是會雙贏或兩敗俱傷呢?沒有相互的了解,沒有牢固的感情基礎,建起一座再華麗的婚姻殿堂在生活的狂風驟雨中也會極易倒塌。
? ? ? ?有時我在想結婚是為了什么。我覺得結婚就是找到注定的另一半攜手生活,而這生活起碼要是快樂的。畢竟大多數人都不希望整天活在苦哈哈的境地之中吧。做起相親買賣,遇上了一戶符合條件的人家,一錘子買賣成了,頓時心理的確有種辦了件大事的爽快感。但是,誰能保證不會出現七天無理由退貨的情況發生呢?到時候身價打折生意就能更難做了。
? ? ? ?婚姻生活,冷暖自知。僅憑表面條件就判定一個人,在男女雙方都沒有深入了解的情況下就決定了一樁婚事。婚后隨著各自的缺點暴露、各種矛盾的激發,無法調解的矛盾和無休止的爭吵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一場災難。現今,閃婚閃離的例子比比皆是。當然,不排除有人可以隱忍地過下去。但是外人前,表面上裝得再好也騙不了自己的心。
? ? ? ?有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還有人說自古以來都講求門當戶對,這樣大家相處起來才沒有隔閡。的確說得也有道理,但是門當戶對不僅僅講求的是物質層面的匹配,更重要的是兩個家庭在價值觀上的契合。在公園參加相親角,以交易的方式把自己嫁出去或者娶進門,這僅僅是通過物質作出的判斷和決定。相親角,父母可以代為參加,但是婚后的生活可是要自己親自去過的,日子還長著呢。結婚是一件人生大事,沒有長遠的投資計劃,就想著中個大樂透,注定這場交易到頭來還會是一場空。“嘿,今天生意怎么樣?”正在相親市場做買賣的朋友還是不要先急著回答。
(本文系半撇私塾新媒體創意寫作項目里程碑作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