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到這本《巨嬰國》的時候,當時被這本書的書名還是震住了。因為在最開始的時候我還只是認為這本書應該算得上一本寫給青少年的書籍,等我看到本書的簡介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本針對成人心理剖析的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市面上關于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是相當多的,但是如本書這樣用‘嬰兒’狀態來形容成年人,形容現在的普遍國民心理狀態,可以說這一點與其他心理學書籍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
? ? ? 關于中國普通大眾的國民性問題的討論,從民國以來就是比較火爆的話題。在民國時期魯迅先生的雜文可謂是將國民的那種‘劣根性’可謂是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那是以雜文或者散文的形式比較文學的形式來表達。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現在的青年一代的心理狀態與之前的民國時代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在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所寫的這本《巨嬰國》里面我們可以從比較直白的心理學角度來看看待當下的國民的心理。可以說與民國時期的魯迅先生的雜文相比,可以說本書的語言文字相對來說更加通俗易懂。
? ? ? 本書一共分為七個部分,在本書作者主要提出一個我們當下的大部分成年人的心理其實都還只是在‘嬰兒’時期,可以說在看到這一觀點的時候,我當時還是比較難以接受的。不過在第一部分“我們集體停留在嬰兒期”,作者就對于巨嬰下了定義:‘心理發展水平還停留在1歲前的成年人。多數國人,都是巨嬰,這樣的國度,自然是巨嬰的國度’。而且還看到文中提到:“國內的精神分析學界有一個基本共識:中國人的集體心理年齡,沒有超過1歲,還停留在口欲期”,可以說這樣的結論對于絕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還是非常新奇的。當然有人看到這里的時候可能會反對,但是作者也預料到了這一點,就在隨后作出相關的解釋之后就列舉了中國家庭的結構機理來進一步細化,在這里作者將佛學里面的‘輪回’概念引入到了正文中,可以說通過中國家庭的剖析來將‘巨嬰’產生的原因一步步為我們展示出來,雖然在這里面可能有一部分人會感到難以理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心理學出身的。
? ? ? 但是,從本書的第二部分開始作者就對現在時下流行的種種現象來用‘巨嬰’理論進行詮釋。可以說這些內容不管對于任何人都是比較有趣的,例如關于逼婚的話題,作者就通過“用表面完整來逃避破碎心靈——逼婚的深層邏輯”一文來討論這個話題,關于逼婚這個話題可以說現在已經是一個相當火爆了,時下的很多年輕人最為頭疼的也是這個。也有相當多的年輕人提出過‘為什么中國的父母喜歡催婚’之類的話題,相信在看了這篇文章之后,這些被家里逼婚催婚的青年男女們會有全新的認識。類似的話題還有很多很多哦,例如‘中國式好人’,‘中國女人的脾氣’等等,可以說在本書中都有涉及,雖然這類熱門話題很多書也有涉及,但是從‘巨嬰’這個理論出發去解釋,可以說是非常另類新穎的。
? ? ? 最后我想說的是,這一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心理學書籍,一本有趣的心理學書籍,更是一本熱門話題討論求助書,希望廣大的讀者朋友們都能喜歡這本書。最后還想問眼前閱讀本文的你,你是一名‘巨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