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歌頌青春,你是否想過何為青春?
青春,青翠欲滴、生機勃發的春天。一年中萬物萌生的時節,一切生命盛放的力量在此時積蓄、嶄露頭角。
自然如此,人亦如是。此時的我們,有著清澈的眼神,健美的體魄,以及改變世界是沖動和熊熊燃燒的希望之火。所以,我們常祝福別人“青春永駐”。但我想,那些想吃了唐僧肉長生不老的妖怪,見不得太陽卻美顏依舊的吸血鬼,和為了美下去定時動刀子的“整容狂”,也是盼望將“青春”永遠留在身上的代表。青春只意味著美好的外表嗎?
著名的美文《Youth》開篇說到: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比起不老的容顏,青春更重要的是充滿活力的思想和赤誠的內心。今天去聽了一場分享會,我想它的主題就是青春。
比我年長幾歲的李亦雯,高中前的乖乖女,北外學霸,獨自闖蕩歐洲求學,在美國進入職場,從無專業背景的金融業后轉行醫療業。旅行、工作30多個國家、地區 ,業余堅持跳芭蕾、唱爵士......這一看就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
但整場分享下來,眼前這個經歷超常人豐富的女孩,告訴所有人,沒有背景和資源,如何也能活出多彩的人生?答案就是熱愛和折騰!
因為對世界充滿好奇,就親自去走一走、看一看;想去留學就努力申請全額獎學金;每天工作18個小時,也要堅持健身計劃;熱愛與人交流,只要別人對她好,就加倍付出......她所有的成績無非是起而行,所有的不疲憊無外乎熱愛。而這,才叫青春!
我們常說,要讓青春無悔。但有時“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它的倉促,在于短暫的光陰里,那些沒來得及行動的想法,終成夢;在于不敢沖破的思想牢籠,最終限制自我;在于跨越溝壑、起飛的前一秒,勇氣泄漏,讓你重重摔在地上,卻懷疑從不具備飛翔的能力而自此收起羽翼。
人生就是因未知而有趣,而我們也因未知而恐懼。有時成敗只在一線之隔,于是聽到一些“過來人”遙想,如果當年如何如何......如果你早知結局,一定不滿足于此還要書寫更華美的篇章。但害怕成為最后一根稻草。可如果是因為熱愛,你的活力和大膽就如同加了泵,恐懼和不自信的浮云將難遮蔽雙眼。
那么又要如何找到熱愛呢?正如李亦雯的經歷所展現的,實踐!實踐!實踐!
想“永葆青春”,就請通過多實踐,找到熱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