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2年夏天,我本科畢業。當我告訴室友自己打算離開寧波,一個人單槍匹馬地闖大上海時,她們都嚇了一跳。我知道,她們不放心我。
她們不放心我,是因為大學四年有一半的時間里,我是那個讓人操心的傻姑娘。她們不放心我,是因為她們知道我在上海幾乎是舉目無親,沒有什么認識的人,更沒有什么可以依靠的資源,怕我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怕我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我在宿舍翻箱倒柜地打包行李時,秦歌曾很認真地問我:“你真的要去上海?想清楚了?”
正在看書的微微,也從床上伸出一個腦袋,說:“聽說上海人很排斥外地人的,你在那邊也沒什么背景,你一個人不害怕嗎?萬一別人欺負你怎么辦?”
另外幾個人沒說話,只是很關切地望著我。
我回望她們,笑著說:“我不怕。我想好了,我要去上海工作,我想進廣告公司。至于排外,別說上海,全世界都是排斥外地人的,只是每個地方程度不同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
當時,我一心想進廣告圈,一心想去做策劃,覺得那才是我喜歡和擅長的事情,于是我在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四個地方,選擇了廣告行業發達和經濟腹地寬廣的上海。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事先做了一番客觀的自我評估。
N大在浙江也算是有名的高校,自己當年也是高分考進去的。
可是,我的履歷在名校云集的上海,根本不值得一提,在人才市場上也很難拔尖。況且,我又只是一個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沒有一點廣告的專業背景,想進廣告公司,想做廣告人,想與廣告和營銷專業的科班畢業生搶飯碗,哪有那么簡單?換言之,我有了一個好的目標,卻沒有匹配這個目標的履歷背景,怎么辦?
沒有背景,我自己就是最好的背景;沒有背景,我可以“制造”一點背景出來。
那時我對策劃的理解很簡單,廣告策劃就是服務于某一特定商業目的的出謀劃策,所以做策劃的人,至少應該具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擅長思考和組織策劃活動,要有想法、腦子轉得快、組織協調能力強;二、文字功底要強,最好是能輕松地駕馭不同的文體。一旦我的履歷里面具備了這兩個方面的特質,必然能引起廣告公司HR的注意。
針對第一點,我將大學里所有組織、策劃過的活動全部羅列在了一張A4紙上,最后挑選了幾條比較出彩的寫在了簡歷上,組織策劃聯誼晚會、建設志愿者基地和KAB創業企劃。針對第二點,我把幾次征文比賽獲得的獎項和發表過的文章寫在了履歷上,甚至還附了一些以往的隨筆。
這些篩選出來的履歷是當時資歷淺薄的我能找到的進入廣告圈的最好籌碼了,一來,它們是真實的、有據可查;二來,它們能幫我佐證,自己具備從事廣告策劃的特質。
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我把所有的英語證書都寫上了專八、專四、中口、托業和六級。
而我的這些“背景”也如我所料地起到了作用。第一輪的“簡歷關”很順利,第二輪的“面試關”也很順利,我很快地收到了幾家廣告公司的Offer,最后選了其中一家去報到。
有個學妹,明年畢業,她是學藝術的,想以后進廣告公司工作,可是自己對廣告圈并不了解,沒有這方面的背景,問我怎么辦。
我說很簡單,不了解就去了解,不是廣告專業出身也沒有關系,只要你具備從事廣告這個行業的特質,并且能在求職和面試的時候把與這些特質掛鉤的“背景”強調一下,讓HR注意到,那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其實,這一點適用于每一個找工作的人。不管你想進入的是什么樣的行業,不管你想從事的是什么樣的工作,不管你是想當文案、策劃、銷售、HR,還是程序員,你只要在你的簡歷上、在面試的過程中,突出與應聘職位匹配度最高的那幾個特質,順帶表明自己愿意學習、凡事能快速上手,再委婉地夸一下自己的綜合素質很高,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如果能做到這些,其實工作真的挺好找的。
當然,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你制造出來的這些“背景”不能含有水分,如果有水分,一定要在初入職場的那段時間里補差補缺,想辦法把水分蒸發掉,這是補救的措施,但我希望你最好用不上這條。
因為每一個行業的圈子都是很小的,你在職場上的名聲很重要。
【二】
William以前是在廣告公司當項目經理的,今年5月辭了職,跟我說不想做廣告了,打算找一個師傅帶自己入行,轉戰影視圈,當制片人。
我問他:“那你找到那個前輩了嗎?”
他說:“找到了啊。是我一個好朋友的朋友,在一次派對上認識的。國內有名的一個導演,人脈很廣,很吃得開。”
我說:“那你打算怎么讓他帶你呢?有名的導演很少收徒弟,況且你還是個門外漢。”
他說:“我都想好了,其實我不能算是個門外漢,我還是有這方面背景的。你看,我以前在廣告公司做項目經理,主要工作是統籌和執行項目,前期籌備、現場執行和善后工作全是我在處理的。而在影視圈,制片人前期要做劇本統籌、組建攝制組,找演員、找器材、核算拍攝成本,后面就是執行拍攝、后期制作和協助發行。這樣看來,其實制片人跟項目經理的職責是一樣的,如果把電影比作一個項目的話,制片人就相當于電影這個項目的項目經理。而且,你忘了,我在廣告公司也拍過視頻,跟過片子啊。”
我這才反應過來:“對哦,這樣看來,你已經算是入過行了。”
William的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背景不僅是可以“制造”的,還是可以“平移”的。制造背景能幫你清除門檻障礙,快速地進入一個行業,適用于每一個求職的人。而平移背景,能幫你順利地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更適用于跨界轉行的人。
后來,廣告公司項目經理的優勢也真的幫到了他。那個導演剛好在拍一部新的片子,需要人手,就讓William跟組學習了,先試用3個月,如果表現好的話,以后就能跟著這個導演做制片了。
【三】
金融圈里有一個流傳很久的經典故事,叫作《怎樣當上世界銀行行長和比爾·蓋茨的女婿》。
一位優秀的商人杰克,有一天告訴他的兒子:
杰克:我幫你選好了一個女孩子,我要你娶她。
兒子:我要娶誰,我會自己決定。
杰克:可我說的這個女孩,不是別人,她可是比爾·蓋茨的女兒!
兒子:啊——比爾·蓋茨的女兒,那這樣的話……
在后來的一次聚會中,杰克走向比爾·蓋茨。
杰克:我來幫你女兒介紹個好丈夫。
比爾:我女兒還沒想嫁人呢!
杰克:但我說的這年輕人,可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
比爾:哦……
再后來,杰克去見世界銀行的總裁。
杰克:我想推薦一位年輕人來當貴行的副總裁。
總裁:我們已經有很多位副總裁了,不需要了。
杰克:可我說的這個年輕人,可是比爾·蓋茨的女婿。
總裁:這樣啊!
最后,杰克的兒子娶了比爾·蓋茨的女兒,又當上世界銀行的副總裁……
有人點評說,這才是真正的資本運作。故事里的商人老爸發揮自己卓越的口才和超常的資源嫁接能力,把原本沒有任何背景的兒子一下子推向了世界銀行行長和比爾·蓋茨女婿的位置。可見,對于真正的高手來說,沒有背景和最好的背景之間只是一線之差,只差一個杠桿的距離。
所以,當你真的很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害怕沒有背景,因為你就是最好的背景。別忘了,背景是可以制造、平移和嫁接的,你過去的履歷、閱歷、經驗等,都會是最好的背景。
——本文摘自林夏薩摩的暢銷書《20幾歲,你為什么害怕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