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有聲簡書精讀】特別推薦
請點擊?本文開頭的音頻,收聽美聲簡書獵人桂林琴音傾情朗誦的有聲美文——蔣坤元老師的散文《一條絲瓜生長記》。
來自不勾心的豆角之精讀推薦理由
本期,要繼續完成【??有聲簡書精讀·2019之夏特輯】,請大家欣賞蔣坤元老師寫在這個夏季的應景散文——《一條絲瓜生長記》。
絲瓜是眾所周知的尋常物,蔣坤元老師在文中也這樣寫道:
絲瓜,這東西是很不起眼的,在江南農村的村莊到處可見。
絲瓜花是黃色的花朵,這樣的花朵沒有玫瑰鮮艷,但比起玫瑰更讓莊稼人喜歡。
今夏5月的每個清晨,當完成念佛后,在天亮后的第一縷晨光中,在路過的村莊里,蔣坤元老師總是喜悅地留意到一條絲瓜的生長。他說:
那絲瓜一天天長大,我為之欣喜和感慨,感覺萬物離不開這個生長的規律。?
這一條絲瓜生長記,還勾起了蔣坤元老師的溫暖回憶:
父親生前,他一邊采摘絲瓜一邊對我說,這絲瓜新鮮啊,城里人哪里吃得上這種新鮮的絲瓜啊。父親這種幸福的滿足的神情,我一直記得,也影響著我,他告訴我一個道理:人得知足。
蔣坤元老師還深深知道:
當年那房前屋后長滿了絲瓜的老房子,雖然早已被拆遷,卻依舊承載著“母親純真的思念”......
而接下來,蔣坤元老師又“由絲瓜生長想到寫作”,無異于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寫作課——
一個人的寫作就是一條絲瓜生長記,我想,寫作的道理就是這樣的簡單,和真實。
點擊??閱讀更多原文精彩:
作者:蔣坤元
朗誦:桂林琴音
現在我每天早晨去辛莊念佛堂念佛,當我從念佛堂走出來,這時候天已經亮了。
念佛圖個什么?我不說,你也應該想得到的吧。但你一定想不到,念佛讓我看到了一條絲瓜的生長,它從花朵到結瓜,那絲瓜一天天長大,我為之欣喜和感慨。
絲瓜花是黃色的花朵,這樣的花朵沒有玫瑰鮮艷,但比起玫瑰更讓莊稼人喜歡。
現在絲瓜已經長出來了,每天看著它在長大,感覺萬物離不開這個生長的規律。
絲瓜,這東西是很不起眼的,在江南農村的村莊到處可見。
很可惜,我老家的樓房拆了,本來母親也在房前屋后種絲瓜、冬瓜和南瓜,尤其是絲瓜。長長的一根繩子,一頭在樓房,另一頭在一棵樹,那絲瓜藤繞著繩子,那絲瓜像葫蘆一個個掛在滕上,當絲瓜成熟了,就采摘來吃。
父親生前,他一邊采摘絲瓜一邊對我說,這絲瓜新鮮啊,城里人哪里吃得上這種新鮮的絲瓜啊。父親這種幸福的滿足的神情,我一直記得,也影響著我,他告訴我一個道理:人得知足。
現在,我家老房子拆了,母親住在一個寺院的彌陀村,安度晚年。母親說,老房子多寬敞啊。我知道,那里面有母親純真的思念。
由絲瓜生長想到寫作。
一個人的寫作就是一條絲瓜生長記,我想,寫作的道理就是這樣的簡單,和真實。
寫作,首先得寫,這就是絲瓜的開花,絲瓜每天在生長,那么你想寫作有收獲就得不斷地寫作,像絲瓜不斷地生長,直到長出絲瓜。
當然這個時候絲瓜也會經受暴風雨的侵蝕,那只能忍受和挺住,而我們寫作的過程中也會遭受許多的困苦,所以就得挺住!
或許,絲瓜的生長就是一個季節,很短暫,但一個寫作者的成長需要漫長的歲月積淀,那種指望寫一二篇文章就轟動文壇,無非就是癡心妄想。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寫作需要長期的默默耕耘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