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向村上春樹先生道歉,我在沒有獲得他同意的情況下,把他的小說拿來發表。所以,我應該只會更新到小說第二章為止。這本小說網上的資源都比較亂,假名和單詞時常錯誤。我放上來的片段雖然都盡可能按自己的理解做了些修正,但手頭沒有原版書籍,自己也才剛畢業,遠不能勝任這項工作,難免有些錯誤。建議兩章結束之后仍然有興趣閱讀下去的朋友去亞馬遜買原版,分上下兩冊。
我個人閱讀的第一本日文原版小說其實是東野圭吾的『赤い指』,隨后順藤摸瓜看了『容疑者Xの獻身』和『白夜行』。其中『白夜行』因為對白夾雜著關西腔,接受不能,讀到一半放棄了。另外看了兩個系列:『文學少女』『ビブリア古書堂事件手帖』,其中后者還在連載。為什么看文學少女?因為帶著“日常”“校園”“言情”之類標簽的小說通常語言較為簡單,看起來也沒太大阻礙(嘗試過啃『新世界より』,不過一頁的小說,得停下來好幾次去理解句意,難以堅持)。
一直想做互聯網教育,但始終沒有勇氣邁出這一步。其中一個原因是自己能力還不夠,也不懂互聯網。所以大學畢業后在隔壁城市老老實實找了份工作,當時面試的職位其實是業務員。碰巧趕上公司的“質量年”,請了個日本老先生來做生產管理,就問我是否愿意先做半年翻譯鍛煉鍛煉自己。老先生是個60多歲的大阪人,性格開朗,三觀很正。我們的工作就是抓質量,指導員工如何規范地作業。老先生一把年紀還單身赴任固然有些孤苦凄涼,而我在這也算是人生地不熟,自然地平日里從車間生產到吃飯買菜,都和他待在一起。但我很快發現自己的日語水平其實并沒有什么提升,或者說還沒有感覺到提升。后來想了想,或許大家都犯了一個錯誤:只有和母語國家的人交流才能學好外語。或者更有甚者覺得和母語國家的人泡在一起就一定能學好外語。可能自己太相信和日本人工作給自己外語學習帶來的便利,而疏忽了平時的學習,導致自己一直在吃老本,講來講去就那幾個單詞和句型。再加上后來和上司混熟了以后,更加不思進取,進而改為“蹦單詞”的交流模式,心想:反正能溝通就行了。這樣下去,恐怕不久以后我的專業會由日語變為手語(但和日本人一起工作還是有好處的,有問題可以直接問,他們會給你最直接的反饋,另外每天也能保證聽力輸入)。
大學時代的朋友多少都有著和我一樣的困惑。工作中想把日語用起來,卻不知道怎么辦。于是我想到了閱讀。大量的閱讀對增加語言熟悉度和敏感度有很大的幫助,從長遠來講,也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方式。手頭剛好正在看『ノルウェーの森』,就想著要么放上來和大家一起閱讀好了。另外自己也一直想選一本難度適中的小說,注上些許單詞和文法解釋,權當贈給學弟學妹的泛讀材料。無奈自己一直沒時間。在學校忙考證,臨近畢業忙著找工作,沒想到找了工作更忙……
其實『ノルウェーの森』閱讀起來并不簡單,盡管村上春樹先生小說遣詞造句比較質樸,但有些地方還是“太文藝”,有點難理解。作為養成閱讀習慣的切入點,其實并不是最佳選擇。但既然開始了,先寫完這兩章。有input才有output,希望我們都能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