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天之前,我在簡書上寫的一篇文章《熬夜,你得到了什么》,讓我擁有了自來簡書寫作以來最多的閱讀量和喜歡數,讓我這個初出茅廬的人欣喜萬分。
其實我很受寵若驚,我沒有想到這篇文章會取得這么多的關注。因為,我不是一個專業的醫學工作者或是資深的養身愛好者,我只是將我所查閱到的關于身體熬夜、睡眠等問題的資料整合一下,作為網絡的搬運工,將熬夜的危害和拯救措施等編輯成一篇文章,呈現在大眾眼前。當然,這還是要確實感謝我的那位朋友的真實經歷,她讓我的讀者更真實的感受到了熬夜的危害。
寫完那篇文章后,我就向簡書“健康&養身專題”投稿,很快投稿通過,并被推薦到了首頁(再此非常感謝健康&養身專題的編輯給予我的機會)。我并沒有抱很大的希望會得到讀者的喜歡,所以投稿過后沒多久我就睡覺了。
在我還沒有進入夢鄉的時候,我就聽到我的手機不停的響。同樣作為手機綜合癥重度患者,我忍不住不去碰手機,還是從被窩里爬了出來,去看手機上的信息。說實話,一開始我是很開心的,我的郵箱不停的顯示“有人喜歡了你的作品”、“有人關注了你”這類郵件,我欣喜若狂,特別是在看到閱讀數突飛猛漲的時候,滿滿的幸福感。
很快,時間已經過了12點,我困意難忍,但仍有那么多的人贊我和評論我。我還是選擇了睡覺,因為我必須要對自己負責,我不能忘了我寫《熬夜,你得到了什么》是為了監督我自己的初衷,更不能將偶爾的放縱作為借口。于是,我將手機設置成靜音,睡覺去了。
第二天醒來以后,我發現文章的閱讀量和喜歡數持續上漲,好多人在深夜里閱讀我的這篇文章,給我“喜歡”,給我留下一個個評論。我欣喜的同時,也有著一絲絲的難過。很多人在凌晨一點、兩點、三點,甚至更晚,仍然在與手機相伴。這是典型的現代生活綜合征。這也就表明,熬夜問題真的是值得我們重視。
-2-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作者,我要認真回答我的讀者給予我的提問。所以,我整合了文章下面的評論所涉及的幾個問題,在這里做出我自己的一些解答。讀者的評論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熬夜真的很可怕,要慢慢戒掉這個習慣。”
很開心看到這樣的評論,這說明我的文章還是對大家有所幫助的。但我真的希望,大家能都認真對待熬夜問題,“戒掉這個習慣”不能只是嘴上說說,關鍵是要做起來,而且要持之以恒地做起來。
“熬夜是常態,我現在就是”、“現在的生活沒辦法不熬夜”
這些評論是贊同了我對現代生活熬夜現象的描述,他們知道熬夜的不好,但是沒辦法不熬夜。的確,我們身處這個競爭的社會,是努力向上的“生存者”,我們不得不面對很多挑戰和困難。但我相信,時間是最好的朋友,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合理安排時間,讓自己真正成為事件的主人。
“要上夜班人,實在是沒辦法呀!”、“高三黨沒辦法呀,每天都睡不到六個小時。”
上夜班的確是一個問題。這個世界的高速運轉,需要許許多多的“守夜人”,比如醫生、護士和其他崗位的值班人員。我們應該很感謝那些“守夜人”為我們的生活所做出的犧牲和努力,但請這些“守夜人”也要必須照顧好自己。如果你在上夜班,請照顧好自己,不要一直對著電腦產品,可以抽空起來運動運動。相對于一直對著手機,我想對著一本書的副作用更小一點吧。夜班結束后,還是乖乖的休息吧,不要貪念那難得的休息,讓身體一直處于負荷之中。
對于上學的孩子們,我明白你們的苦,我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不要以為“年輕人熬點夜沒關系”、“血氣方剛的不怕什么”,熬夜終究是有影響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請盡量合理安排時間,提高白天的學習效率。另外,中午一定要小休一會,用助于學習狀態的恢復。及時學習再忙,也要抽時間鍛煉身體,簡單的快走或慢跑,提高自己的免疫抵抗能力。
“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就是做不到,怎么不講講怎么控制自己不熬夜?”
我想怎么控制自己不熬夜,完全在于個人吧。我們身邊也是有很多人能夠在十點半左右睡覺,難道他們晚上都會沒有事嗎?一般在沒有特殊情況之下,提高你的自控能力,原理電子產品,就可以乖乖睡覺了吧。當然,有一些生活小竅門可以幫助我們原理熬夜、提升睡眠質量:
晚餐盡量清淡,不要太飽,太飽的話不助于睡眠;給自己一個安排,規定幾點之前必須上床睡覺,所以在規定時間內要要做的事情做完;睡覺前可以點一個香薰蠟燭,有助于睡眠;睡前盡量不要玩手機,取而代之的可以是一本書……
“熬夜不是身體變壞的唯一因素,主要是生活作息不規律和飲食不節制吧”
是的。熬夜不是唯一的因素,但熬夜是誘發身體不好的主要因素。當然,還有飲食和其他生活作息上的壞習慣會影響。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的人怎么熬夜都沒關系,有的人飲食不規律好像也沒對身體有什么壞影響,所以,我們常常抱有僥幸心理。但是,這些點滴的壞影響會在你的身體里日積月累,終有一天你的身體會承受不住,最終成為疾病的附庸品。
-3-
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一是想要集中討論一下我的讀者提出的幾個問題,二是我想補充一下我寫上一篇文章(《熬夜,你得到了什么》)的初衷。
寫上一篇文章的想法,源于在微博上看到蘇州工程師猝死的消息,又讓我想起了再前段時間《我是演說家》中周西的演講,特別是那句“意外和未來究竟是哪個先來?萬一意外先來了呢?”。這句話讓我感觸特別深,因為在一年之前,我也沒有想到我的未來竟會被“意外”打亂。
我之前寫過兩篇文章,有興趣的可以去我的主頁看看,主要講了我這一年所經歷的事情和我現在的迷茫與一無所有。我不想像一個悲慘者一樣,販賣我的不順。我只是想跟朋友們說,有時候,意外真的會“不期而遇”,打破你所有的對未來的美好的幻想。
我常常想,如果沒有那個意外,我現在應該是一名教師,或就只是一個簡單的上班族,但至少我已經踏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但沒有那么多的假如,事實已經發生。生病過后的我常常反問自己,為什么會生病,為什么不好好照顧自己。其實,我在生病之前,已經感覺到了身體的一些不好的預兆和警示,但我選擇了忽略它。這是我忽略身體應有的懲罰,但是我想說出來提醒一下你們,哪怕是對一個人有用。
一年前,甚至更久一點以前,我像許多人一樣熬夜,的確,這在大學生活和研究生生活是家常便飯。我們都在想,那么多人都熬夜,感覺沒什么危害,感覺熬夜理所應當。我們常常將自己的學習和社交分成三個時間段:早上、下午和晚上,甚至覺得晚上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可以做好多事情。有時熬夜是為了看書,畢竟還是一個奮發向上的學生;有時熬夜是為了玩手機,把微信、微博所有的消息刷完后還想再玩會。所以,我們常常會到十二點以后甚至更晚睡覺。又因為個人的原因,把多年去操場跑步的習慣給破壞了。所以,身體一直在消耗,也沒有鍛煉身體。于是,我的身體出現了一些預兆:
開始無緣無故的過敏,而我以前幾乎不過敏;
熬夜晚睡后,會覺得腿酸酸的,身體沒有力氣;
有時,會覺得心口那里莫名的疼;
更容易感冒了,而且感冒不易好;
有時晚上睡覺會出汗,而我以為那是我太熱了,其實是盜汗,身體變虛了:
……
這些信號都被我忽視了。我不知道的是,這些都是免疫系統變差的信號。而毫不知覺的我仍然在揮霍著我的身體,最后,我真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最終得了一個難搞的免疫系統的疾病。這個病,打亂了我對人生的規劃,最起碼目前看來是打斷了我畢業和求職的美好計劃,讓我現在還在這個所謂的調理期。
-4-
我們生活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所以都想要讓自己的生活五彩繽紛。我們奮斗著、努力著、拼搏著,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迎接未來。但是,如果當未來就在我們面前,我們卻邁不出不步子的時候,未來還是你的嗎?
我還有一個好朋友,像那個《我是演說家》的周西一樣,得了卵巢囊腫,就在她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時候,還好是良性的,做個手術就好了。我們說來很輕巧的事,在她看來可不是這么輕松。我依然記得她把這個消息告訴我的時候的那種恐懼感,對于同樣經歷過“意外”的我能夠感同身受。康復過后的她跟我說,“我們不能再揮霍自己了,我們應該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是的,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這是多么簡單的事情,而我們卻做不到。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賜予我們的身體大多是健康的(除一般遺傳因素以外)。我們的母親在懷孕和哺乳我們的時候,為了讓我們健康成長,吃該吃的營養品,不吃不該吃的垃圾食品,一切都是那么的“有度”。而我們長大以后,卻沉迷于那些垃圾食品和雖然美味但卻對身體有害的食品,于是我們會生病。我能揮霍自己身體的資本,不加節制,最終讓自己嘗到了后果。
所以,我們不應該如此的揮霍自己,請珍惜自己的身體。
最后,我只想說,擁有一個良好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習慣,不會給你帶來什么金錢財富,卻會帶給你用金錢也買不到的財富,比如健康常伴,比如與愛的人相伴一生,比如與家人常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