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我連自己都不相信
周末,和半年沒見的好友D視頻聊天很久,交談中才知道D已經辭職回到老家,今年9月份要結婚,目前正在訂婚和婚房的裝扮準備之中。D畢業后就職于北京一家知名的咨詢公司,主要負責跟進項目負責人,給各大國企和上市公司的高管做就職前面試和晉升測評,是外人眼中的高級白領,擁有體面的工作和與各行業牛人接觸的機會。
當詢問到D辭職的緣由的時候,D給我的理由簡單粗暴:我連自己都不相信,怎么可能做好工作,所以我辭職了。作為剛進入職場的新人,這一年來,D跟著專職咨詢師跑了很多個項目,不可否認,在記錄各界牛人人生經歷和見識的同時,從咨詢師身上也學到了很多 東西。但是,雖然公司的平臺讓年輕的自己可以對各界大咖進行“指點江山”的機會和權威,更能感覺到自己知識和積累的不足。D感覺到這樣長期持續下去,會讓自己有一種也是與這些業界大咖的身份相當的錯覺,以為自己真的成為這樣的牛人了,不自覺之中有了自我膨脹。當自己都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候,自己也就不可能做好本職的工作,無論是自己的身體還是心理都需要一次緩和與修整。
我佩服D的決斷和做出決斷的勇氣。相信與否,或許并沒有那么重要。但是只有我們相信的東西,才有可能反過來選中我們。
002相信的魅力
前幾天的貓群【今日話題】是讀完文章《什么都不信,可能是見識太少》之后的想法。我感觸最多的是文中一段話:
從輕易相信到凡事質疑,里面包含著理性之光,然后,從凡事不信到再次愿意相信,背后是見識和格局。
上周五參加一個培訓,培訓期間有個環節是每個人推薦一本書,我毫無疑問的選擇推薦是《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午休期間,有味參加活動的伙伴B指著我寫的標簽,這本書太功利了,標題吸引人,在這個場合不適合……
B問了我二個問題:一是你自己相信這本書嗎?二是這本書沒有問號怎么能出版?
我不想說《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是一本多么棒的書,更不想和他重申該書對我的影響。
西方人愛說"I will see it when I believe it。"不信的時候,什么也看不到,就算看到也覺得不對。一旦相信,從那一刻起,就會不斷看到相信的東西反復出現,過去沒見過的美麗也會出現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