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粉黑天空?哇哇娃娃呀?今天
張亮拒絕和女兒親嘴都能上熱搜:那是你一直沒有界限感!
作者:粉黑天空
公眾號:哇哇娃娃呀(ID:gh_261a52fd0c52)
這兩天,奶爸張亮上熱搜了,這次上榜理由不是“老爸去哪兒”,而是他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強調不能和女兒親嘴。
張亮說,“如果是女兒的話,還是要教給女兒一些自我保護意識。我現在親她都得親腦門,親頭發的地方,或者親手背。”
此話一出,立馬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張亮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這件事都能被熱議,就暴露了大多數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是多么沒有界限感!
說界限有點籠統,P.E.T全球督導安心的新作《在遠遠的地方帶領》書中,有個很形象的比喻,界限其實就像一個氣球。有限度的揉捏、按壓,并不會讓氣球發生太大變化。輕輕一松手,它便會變回原樣。可如果你毫無限度地打破界限,氣球就會爆炸,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會徹底奔潰。
最近韓國就驚現一位完全沒界限感的爸爸,只要和女兒四目相對,就忍不住親女兒,甚至舔女兒的臉。
最夸張的是,他會在十幾歲女兒洗澡的時候進去,問“要不要爸爸幫你洗澡”?
如果遭到女兒的強烈反對,他甚至還會責罵孩子不懂事,因為這位父親認為:我的孩子,就是我的身
他自認為是給予了孩子最親密的愛,事實上呢?他的這種舉動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甚至不敢回家。
韓國的這位女孩用實際行動,捍衛了自己的界限感。
可現實有很多人,界限被侵犯時,選擇了泄氣甚至自己放氣。我們很多人在觸及極限時,都會害怕界限會破壞自己與他人關系,因此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
殊不知,這樣反而讓關系變得越變變差,甚至走向決裂。相反,彼此保留界限,反而能讓關系變得更加長久。
反省下,你是不是這樣的父母?很多時候,我們在無意識之間正在破壞孩子的界限。比如說,以愛之名,強迫孩子做各種你認為對他好的事情,其實也是一種越界。
很多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并沒有真正看清自己的立場。我們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選擇。
比如說,你不希望孩子沉迷游戲,就而強行關閉電腦。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種做法也無可厚非,難道放任他不管就不是一種放縱嗎?孩子可能暫時會聽從父母的話,但是這樣做是讓他從此不打游戲,還是會更加渴望?
如果想達成有效溝通,很多時候父母就是要暫時放下對錯,理智地分析自己和孩子雙方的需求,并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以剛才游戲的事件為例,放下對錯去分析,孩子的需求是好好享受游戲帶來的刺激挑戰和自我滿足;父母的需求看似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更深層的需求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對于孩子來說,他希望感受到的愛是更多的支持與無條件的信任,而不是對自己界限的侵犯。
我們要學會更加信任孩子,接受最真實的孩子,這一點在操作上是何其難,卻也非常簡單,就是做到減少對孩子的期待。
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其實是對自己恐懼的映射。
你擔心孩子不如你小時候優秀;擔心孩子做XXX會學壞;擔心孩子不懂得判斷是非;等等。而實際上,孩子會有他自己的是非觀和自我學習能力,他會從一次次的經驗中,找尋適合自己的路。
期待就是欺騙,期待就是越界,期待過渡就是操控。
我們也許無法控制自己會對孩子有所期待,期待孩子健康聰穎,有個美好的將來,但是需要正確的看待自己的期待。
我有我的期待,孩子若能滿足我當然最好,但是滿足不了,也并不是孩子的錯。能滋養親子關系的,應是愛而非期待。最好的愛是帶著尊重,允許對方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成為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有界限感的家長!
文中部分觀點摘自安心《在遠遠的背后帶領》
作者介紹:喜歡讀書、寫字,追求上進和生活品質的全職寶媽。歡迎來撩!公眾號:哇哇娃娃呀(ID:gh_261a52fd0c52)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