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彩仕銘宏│weixin ID:fxxy521? ? ?
【智慧愛?幸福家】學習、成長、分享,一起學做好家長!
什么是同理心?我們一起先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釋。
同理心(心理學概念)
同理心(Empathy),亦譯為“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亦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 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同理心可能是所有父母都具備的最有力的單一教育工具,它總是很有效。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么教育孩子,那就試試同理心。
同理心是這樣一種力量,它能讓其他人有一種得到理解的感受,這種感受反過來又驅散了不愉快的事態和沖突的關系。
同理心具有回避或驅散沖突關系的力量。同理心還能創造出一個情感上的安全場所,使我們的孩子能夠體驗艱難的感受,比如,被拒絕或失望。
請注意,練習運用同理心的時候,并不必迫使你改變或修正孩子的行為。比如,你可以運用同理心理解你兒子的不滿,因為他對在車上系安全帶感到很不舒服,但你不需要把安全帶抽出來,幫他系上。你只是有一種感受,你對孩子的情緒有了一種真實的理解,并且驗證了這種感受。
當你面臨任何教育挑戰時,從同理心開始,聚焦于對孩子的理解上,這種做法非常管用(處理成人關系時也管用)。
你的孩子非常煩躁,因為在他可以去朋友家之前,他必須完成自己的家務活。不要提醒他為什么應該先做家務活(也就是說,不要用理由去說服他),而是先要與他感同身受。我們都知道,如果事情不如我們的意,我們會有什么感受。
“我知道你很不開心,必須做完家務才能去蒂姆家。我能理解為什么你會感到沮喪(承認孩子的感受)。當我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去做我特別想做的事情時,我也會感到不開心(確認這種感受)。”
注意,當你對孩子的感受表示深深的理解時,展現同理心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如果你僅僅說,“我明白了”,或者“我理解你的郁悶”,然后,給孩子指出正確的行為方式,那么,這樣做的效果就不如單單地向孩子表明你有多理解他。
比如:“我能理解你為什么這么生氣和失望。我昨天告訴過你,今天放學后,我們將一起去游泳。結果,我接你接的太晚了,沒能去成。你肯定一整天都在期待游泳,但最后卻沒能游成?!?/i>
除了對孩子獨特的體驗時間的方式保有同理心之外,練習同理心還意味著,你要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這是一種保持良好人際關系的基本生存技能,他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你可以通過問孩子如下問題來教他們:“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時,或者,如果這件事是你做的,你會怎么想?”你還可以用一種反省的方式談論自己的感受(比如,“如果非要提醒你,你才會在飯后打掃衛生,我會感到很沮喪,因為這意味著,我花時間弄飯菜的辛苦沒有得到你發自內心的尊重?!保?。
同理心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力的單一工具,很有效。
同理心是對孩子相同感受的一種體驗后的表述。
運用同理心時,不必改變或修正孩子的行為,只是承認孩子的感受,并確認這種感受自己也體驗到了,這些就足夠了。
【智慧愛?幸福家】學習、成長、分享,一起學做好家長!
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2019年08月22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