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我們被一件事情給刷屏了:'魏則西事件'.這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事件:一個身患重病的年輕人,通過"不正當"的途徑獲取到治療信息,延誤最佳治療時間,最終不幸去世的事件.
像我們之前聽到的大部分故事一樣,這次事件的主人公是個"窮人".20多萬,在大部分中國家庭眼中,都是個不小的數字,但是為什么花完了幾乎2代人能夠湊到的錢財后,仍然沒有能夠挽留一條生命呢?這是一個很悲催的故事.年輕的生命,因為科技公司,民營機構,醫院多方因素影響下,不幸的離開了我們.
百度公司,此次事件中受到的爭議最多."競價排名"機制,人工審核的不力,對利益的追逐,社會責任感的缺失,都是此次事件反映出來的問題.作為國內影響力極大的科技公司,百度的聲譽口碑卻一直很差.無論是版權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保護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莆田系醫院,是這次事件中另一個主角.利用資源壟斷,在法例法規明令禁止的行業中,虛假宣傳,夸張宣傳,誤導廣大病患.
外包科室的各類醫院,也是另一個主角.追求利益最大化,對承包人的資質審核不嚴,甚至不審核,直接造成了此次事件的發生.
此次的事件引發的大范圍的對百度,莆田系,醫院,甚至是醫療體制改革的討論,與事件本身比起來更有意義.讓當前的科技公司,民營機構,醫院相互關聯的運行模式,完整的曝光,讓整個產業鏈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才是這個事件最有意義的地方.
看到一篇文章,將現在的百度和Google的醫藥廣告的政策進行了詳細的比較.文中的一個觀點我很認同:這個事件中所有參與作惡的人或公司,反映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而是整個中文互聯網的生態問題.無論是百度對醫藥廣告的縱容,知乎上面騙人錢財的網友,"正規"醫療機構外包科室的行為,民營機構利益驅動下的無良行為,還是監管機構的后知后覺,都反映著社會上下的缺失:責任的缺失,良知的缺失,監管的缺失.
好消息是8部委已經明確表示要嚴查此事,衛計委和信息辦已經進駐百度公司,總裝備部也已經開始調查涉事醫院,各位網友也開始扒出更多的"莆田系"的醫藥企業,也有很多人在為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而出謀劃策.
愿此類事件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