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和抖音同樣作為短視頻社區,但是兩者的評論區 UI、交互完全不同。快手的評論區和視頻在同一頁面,上滑即可查看,抖音的評論區是點擊評論按鈕,從底部彈開高度的一半。
兩者的產品定位和核心功能的 UI、交互不同,導致了不一樣的評論區。
快手
快手的產品定位是記錄、分享和發現生活。
記錄意味著隱私。快手有完善的隱私設置功能,其中一項是「只允許我關注的人評論我」,因此在評論區中會有相應的文案提示。
分享意味著期待互動。喜歡是互動形式之一,但喜歡是淺層、更蒼白的互動,而評論才是發布者更想要的深層互動。發了一個視頻,附上一個問題、一句感慨,要評論功能更順暢,因此上滑即出現評論區。同時視頻的聲音停止,讓用戶更關注于評論本身。
發現功能是核心功能,評論功能應該和發現功能更好地銜接在一起。發現頁推薦的視頻,并非最熱門的視頻,和微博的發現頁邏輯完全相反,因此更注重用戶互動。快手的發現首頁類似 pinterest 的瀑布流,讓用戶在一屏內能夠看到更多的視頻。點擊某條視頻,會新開一個頁面。評論區有兩種設計,一種是再新開頁面/彈窗,進評論區;另一種是上滑出現評論區。前者可能用戶不愿意去看評論,導致用戶不停地點開視頻,返回發現頁,點開、返回……增加用戶的操作路徑和成本,節奏趨快,情緒更加緊張。后者會讓用戶更便捷地、無意識地瀏覽評論區,更愿意花時間瀏覽、 節奏趨緩,更有社交互動的感覺,從而培養社區的氛圍。
抖音
抖音是音樂短視頻社區,更多的是媒體屬性而非社區屬性。
視頻內容展示是抖音的核心,突出音樂和視頻創作的酷、炫、秀。上、下滑切換視頻,全屏式UI,極其方便的交互,推薦的每一條視頻都能夠保證高質量、符合用戶口味,從而讓用戶全身心地投入到觀看視頻的本身之中。
視頻流量分發是抖音的另一個核心,引導用戶發現高質量的 po 主(頭像和昵稱、左滑手勢),高質量的音樂(膠片UI和歌曲名稱),高質量的主題(tag 系統),最終落腳到高質量的視頻本身。因此評論和分發功能都次于流量分發這一核心目標,只能采用底部彈出式的模態窗,即使是在評論和轉發過程中,視頻也一直在播放,并未停止。另一個合理的推理點,如果不上下滑動,會循環播放該視頻,從而引導用戶點擊各個流量入口(高質量的視頻不僅成本高數量少,且有重復觀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