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林語堂先生的《論性的吸引力》,對于文中涉及到女性生孩子的一些觀點,覺得即使對于女性的不尊重,也是對于一個孩子的不負責任。文中寫到“我堅決的主張說,女人只有在做母親的時候,才達到她的最高的境地,如果一個妻子故意不立刻成為母親的話,她便是失掉了她大部分的尊嚴和端莊,而有變為玩弄物的危險。在我看來,一個沒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婦,而一個有孩子的情婦就是妻子,不管他們的法律地位如何。孩子把情婦的地位提高起來,使她變得神圣了,而沒有孩子卻是妻子的恥辱。”這些觀點令我非常難受。女人不是一個生育工具,而孩子也不該成為女人證明家庭地位的工具。
? ?可惜的是,即使現在是新時代,可這種腐朽的思想依然殘忍的存在,像是一顆毒瘤。“極限挑戰”里的王迅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的前妻在他一文不名的時候,守候著他,為他操持著家,因為早年生活艱辛,不但沒有一個像樣的婚禮還拖垮了她的身體,椎間盤突出讓她無法孕育一個孩子。可對于妻子的付出,王迅的回報卻是在婚內和另一個女人有了一個孩子,還在微博上肆無忌憚的炫耀著即將成為父親的驕傲和喜悅。何其殘忍!不知他自己沉浸在幸福里的時候是否有想到前妻的付出與陪伴,難道僅僅因為一個孩子就可以讓他理所當然的抹殺一個女人的艱辛付出,就可以把以往的日子忘得一干二凈,就可以把離婚協議書堂而皇之的攤在一個他曾立誓要相守一世的女人的面前。
? ?可悲的是,不僅男人有這種思想,不少的女人也依然活在這枷鎖之中。曾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一個24歲的產婦,懷孕7次,流產三次,第四次剖宮產,換血2萬毫升,醫護人員整整奮斗了一夜才得以保住產婦的性命,結果她醒來的第一句話卻是“孩子呢?是男孩還是女孩?”聽說是男孩,她一臉興奮:“回老家,在婆家面前終于抬得起頭了。”何其悲哀,一個女人的家庭地位,居然是靠孩子來決定,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又是何其可憐,生來就是一個工具,一個母親用來鞏固婚姻生活的工具。可問題是婚姻出現狀況,用生孩子就可以改變嗎?我愛看一檔節目是天津衛視的《愛情保衛戰》,有很多種情況是男生在婚后暴露了本性,開始對成為自己妻子的女生變得糟糕,婚后生活也漸漸失去了愛情,女生明知到自己的丈夫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婚后的感情也變得不穩定,別說做一個合格的父親,他連一個做丈夫的責任心都沒有,結果女生不但不及時止損,甚至把賭注壓在生一個孩子的事上,以為有了孩子丈夫就會肩負起家庭的責任,就會愛護呵護自己,就能維持著已經千瘡百孔的婚姻。結果發現生了以后,生活還是一個樣,不但沒有改善,甚至更加糟糕。這時候就開始來節目里痛斥著丈夫的種種不當行為,哭訴著自己的委屈,感嘆命運對待自己的不公。你早干嘛去了,所有的選擇全是你自己做的,你在悔不當初的時候考慮過你的孩子嘛,你妄圖利用孩子改善你的生活,結果最后你遺留給孩子的還是一個破碎的家庭。孩子是無辜的,他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的。
? ?兩個人,經過一場婚禮,一個新娘,一個新郎。組成一個家庭,一個妻子,一個丈夫。他們是平等的存在,孕育一個孩子也該是尊重雙方的意見。孩子不該是女人用來鞏固婚姻生活的工具,也不該是男人用來衡量妻子是否合格的標準。孩子是一個生命的延續,更是一個生命的個體。如果雙方都準備好了成為父親和母親,讓孩子出生在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里,對于孩子來說那是世間最幸福的事情。他的成長也一定是積極快樂的。但是如果雙方不具備成為父母應有的責任心和能力,無法提供一個和諧健康的環境。我覺得不生,就是對自己和對孩子最起碼的負責。
?h?H?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