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克歐喜歡苔莉,但總是找各種理由逃避表白,后來在苔莉的鼓動下兩人在一起。后苔莉嫁給了堂兄白國淳,謝克歐一面瞞著國淳家的事,一面又和苔莉在一起,之后又看上了劉老家的劉小姐,但因自己的病和不堪的私生活,最終與苔莉一同投海自殺,苔莉的女兒阿霞留給父親白國淳撫養。
依我愚見,《苔莉》這篇小說沒有《木馬》好看,寫得確實不怎么樣,啰里啰嗦地交代了謝克歐和苔莉的各種心理活動,怎樣糾纏,怎樣走到一處,關照內心或多或少借鑒了西方的寫作模式,就像《哈姆雷特》和《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一類,大篇幅的夸張的心理對話,可我實在不覺得大段大段的心靈獨白有什么除了讓讀者厭煩以外的特點,若說是為了豐滿了人物形象和性格,那也僅僅使死的角色像個有心情緒的人而已。
一個有女兒的婦人和一個單身漢,加上這男人還是女人最喜歡的小說作者,文學路上的引路人,這聽起來多像一個戀父情節的故事,如果再有心,透過作品看作者本人,那就太叫人驚奇了,而且小說中常常出現的嫵媚,香氣,這些苔莉身上散發的女性光輝的馨香,是不是也佐證了一些看似無意義的觀點?至于苔莉在丈夫白國淳,長時間不回來時,種種不自重的舉動,例如給孩子喂奶,領謝克歐到她的臥房,在謝克歐情迷時故作姿態,欲拒還迎,想讓我不把她定義成三教九流之輩的女性是完全不可能的。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約束或者自我約束一下浪蕩不羈的靈與肉是很有必要的事。
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謝克歐得到苔莉后,又失去了新鮮感,厭惡這個處處順從的溫柔女人,看上了冰清玉潔的劉小姐,并悄悄與她訂婚,好在謝克歐的自知之明還在,沒有將自己與那位純潔清麗的女子捆綁在一處,而是選擇了對得起苔莉,最終兩人共赴黃泉。
苔莉的形象你可以說是敢于追求自由戀愛的新女性,為了得到真愛,她也確實敢想敢做,“他真的自殺了時,就可以證明他是愛我到極點了。那么他死了后,我也可以為他死。最少,我是不再和別的男性同棲了的。”苔莉在得知謝克歐訂婚后,并不是立即阻攔,她只是希望他不會忘了她,謝克歐也承認要守護她,對于一個相信愛情的女人而言,這是一個好結局。
那么男主角謝克歐呢,他對苔莉是真愛嗎?我想不盡然。謝克歐總是處在矛盾中,他一開始怪社會,怪自己,后來怪苔莉,“總覺得苔莉討厭,故意和他為難,”另一面他又認為“苔莉的身體經過國淳的手曾有一次的墮落,但經自己的手干凈之后無論如何再難把她讓給他人。”謝克歐懦弱至此,壓根不是真的喜歡苔莉,也許最開始有,但此后經歷了一系列與他自己的心理戰,可以知道他壓根是配不上苔莉的。
“我未嘗負人,實我所遇非人耳。社會對我們還要加以雙倍的惡評,那我們雖死也要詛咒社會的。由你們對女性不負責任的人來看,克歐恐怕是望塵不及的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