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說夏晚乘涼蘊藏了童年的記憶的話,那么夏季的白天記載著那個年代童年的樂趣。
? ? ? ?江南多河流,常熟又是魚米之鄉(xiāng),自然不缺水。不要說離家稍遠的沙家浜之浩瀚,單近處的昆承湖和南湖蕩就讓童年的我感覺無限神秘。小時候我家的后面就有一條項涇河,東通元和塘,西則曲曲彎彎伸向望虞湖。記憶中家鄉(xiāng)的河水特別清澈干凈,人們可以直接飲用。項涇河也就30來米寬,可那時在我的眼里覺得很寬,很寬。
? ? ? ?每到夏日,河便成了人們暢游嘻戲的天地。也記不清我是如何學會的游泳,印象中屬于無師自通,喝水、嗆水是必須的。樣式主要是狗刨,后來才發(fā)展為仰泳和自由泳,工作后學了幾招蛙泳。那時候學游泳,沒有現(xiàn)在這種五顏六色的游泳圈,多是木制的浴盆臉盆之類,甚至用過船上的跳板和家里的門板湊合。如果有人弄到一個黑乎乎的汽車內(nèi)胎,整個人仰臥其上,隨波逐流優(yōu)哉游哉,就別提大家心里的那個羨慕嫉妒恨。
? ? ?一到下午2、3點鐘,水面與水底的溫差不大,小伙伴們就不約而同集結到河邊。脫了衣服,光著屁股,腳邁入水中,學著大人的樣,用手沾點河水,輕輕地拍拍胸脯, 在肚臍眼里涂口吐沫蒙住肚臍眼(說這樣不會受涼生病 ), 肚子試一下水溫,禁不住打個寒顫。然后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算是熱身,接著就爭先恐后地往河里跳,一時間河里像炸開了鍋。有抓“特務”的,有打“水仗”的,有縱身一跳一個猛子扎到河對岸的,有好長時間不浮出水面裝“死”的。水中憋氣常常是比賽項目,大家一起把頭沉入河里,誰最后出水面為勝。我常常心里默念著1、2、3、4、5……看自己到底能憋多久。
? ? ? ?打鬧夠了,肚子也餓了。河對面的坡地上山芋正長得旺盛,明知地底下的山芋尚小,但終究熬不住饑腸轆轆,于是結伴游到對面去。望哨的望哨,拔的拔,挖的挖,既緊張又害怕。偶爾挖到拳頭大的,于是跳進河里往回游。洗洗后你一口我一口,全然沒有互吃的顧忌,開心的要死。一次碰上主人到地頭澆水,嚇得連滾帶爬游回來,背后傳來陣陣罵聲,上岸后逃之夭夭。當教師的父母知道后少不了教育一番,我們答應改錯。后來才知道,對面山芋的主人就在河這邊,還跟我父母說,等山芋長大后提一大籃子給我吃。如今想起來仍會臉紅。
? ? 水鄉(xiāng)人的特長就是捕魚捉蝦。在稻田里、水渠邊、小溪旁去尋找魚、泥鰍、黃鱔、田雞等。而武器就是魚叉,魚叉有扁圓之分,更有大小之別。扁有扁的好處,圓有圓的特長,我人小當然就只能用小的,圓扁不論。當發(fā)現(xiàn)“獵物”時,必須輕輕地靠近,找準有利位置,屏住氣,突然出手。最拿手的要數(shù)釣魚和釣黃鱔了。有時魚釣多了吃不了,眼看著燒好的大鳊魚餿了倒掉甚是可惜。為了釣黃鱔,常常一出去就是大半天甚至一整天,田頭、溝邊尋找黃鱔洞,一眼就能看出洞里有沒有黃鱔,并判斷大小幾何。黃鱔生命力很強,用個大缸養(yǎng)起來,只要記得換水,就可以養(yǎng)好久。摸蝦又是另一個絕活。河邊一堆水草,雙手慢慢向水草合攏,快到水草時突然按住,魚蝦在掌下?lián)潋v兩下就不動了,于是捉住放入魚簍中。河邊碼頭的石縫里,蝦最多,肥而大。先要判斷石縫的走向,然后輕輕地順著石縫的兩頭慢慢向中間靠近,接近時快速合攏,多時一抓五六個。當然免不了被蝦尖刺破手,但這些與捉到的蝦比實在算不得什么。
? ? ? ?無論如何,兒時大部分時間是玩:斗雞(單腳支撐,另一只腳可以單手或雙手扶抱住,可單人對單人或集體對集體使用頂、壓、撞等手段進行對抗性競賽,以一方扶抱住單腳的雙手脫離腳為敗)、打彈子(4個洞,逐一打進,回到原點時,就成了老虎和獅子,可以秒殺他人)、 打泥炮(將泥巴揉成泥團,再做成碗狀,然后用一只手將泥碗碗口朝下用力將泥碗扣在地面上,空氣的突然被擠壓將泥碗的頂部沖破并發(fā)出轟鳴的響聲)、打水漂(用河灘上的瓦片或卵石片在水面上一擲,可以打出十幾個水漂來)、車鐵環(huán)(把木桶上的鐵箍卸下,用鐵絲做一個控制導軌,讓鐵箍豎著滾動,技術在于過獨木橋),還有跳繩、踢毽、造房子、捉迷藏、玩骨頭節(jié)、拍三角、釘橄欖核、打彈弓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童年的苦,童年的樂,沒有阻止童年的腳步,還有那不為人知的童年的秘密深藏在腦海里。
?
? ? ?40歲的時候,我回了一次童年生長的地方,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河里趟的是墨汁一樣的水,不要說喝,靠近都嫌味大。魚蝦早已絕跡,田里也鮮有黃鱔了,實乃失望之極。漂亮的新房倒是蓋了不少,但我總覺得刺眼,心中留戀的依然是給我?guī)硗陿啡さ呐f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