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晨讀感悟 】 如何應對親密關系中的焦慮

“說了多少遍了,不要動我的東西!你能不能能尊重一下別人,為什么所有事情都要按照你的意思來做。”

媽媽沉默不語,此刻的我像怒吼的獅子。

處在激動情緒當中的人,根本無法進行理性思考。因為家里裝修,我設計了一下自己書房的家具擺放,為此特意畫了圖,還取得了爸爸的認可,他幫助我完成了書房的家具擺放,然而當我晚上回到家,書房的家具換了擺放位置,大腦來不及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我的不滿情緒就脫口而出,于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我越說聲音越大,情緒越來越激動,呼吸也急促起來,而媽媽就站在一旁不說話。一場大戰最終以她的一句:“你想怎么放就怎么放,以后我再也不進你的房間。”而結束。表面上看我取得了“勝利”,當我暫停爭吵,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平靜下來之后,環顧房間,家具的擺放確實是比我之前設計的要好,活動空間變的更大了,我之前只考慮到了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在圖上家具也是理想化的畫小了,實際擺放之后活動空間變的很小。通過自己冷靜下來之后的理性分析,我接受了媽媽的意見,可是當場認錯又不好意思開口,那就都冷靜一下,先不再討論這件事情了。經過一晚上的思考,第二天照常上班,晚上回家已經沒有那么大的情緒了,可以坐下來好好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了。媽媽首先跟我道歉,說不應該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就動我的東西。我一聽當然趕緊踩著臺階下,跟媽媽道歉自己不應該對她發那么大的火,并和她講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告訴她她的部分意見確實更實用,我應該采納。關系緩和之后媽媽和我又好好分析了一下書房家具怎樣擺放使用起來即方便而且活動空間更大。我們采納了彼此的意見,意見達成一至后,我們動手將家具擺在了合適的位置,布置好之后書房比之前擁擠凌亂的空間好用多了。

當人們處于激動情緒當中時,大腦常常無法控制住我們的嘴,還來不及理性思考,就滔滔不絕的開始爭吵,如果雙份互不相讓,那爭吵勢必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會出現語言攻擊,導致矛盾升級。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無法控制激動的情緒時,我們應該按下暫停鍵,給自己合適的空間和時間,讓自己獨處,進入暫停放松的狀態,最好先通知對方你需要多長時間,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情緒激動會導致腎上腺素上升,呼吸急促,停下來,自我安撫,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當雙方都處于平靜之中,交流就可以開始了,交流的過程中要懂得聆聽、反思和檢查,良好的交流才能讓關系變的更好。



今日晨讀分享書目《連接感:如何應對親密關系中的焦慮》,作者:卡洛琳?戴奇、麗薩?羅伯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