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涼樹姑娘
“人為什么活著呢?”知乎上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點贊最多的是“來都來了。”
其實看到這個回答時,我的心里有過那么一瞬間的難過,因為總覺得隱隱透著一股無可奈何的感覺。
我也曾經這么問過自己“我為什么活著呢?”在深夜失眠時問,在被推進擁擠的人潮時問,在日復一日的工作當中問。
可是,命運遲遲沒有給我答案。于是我就這么走著,等著,盼著。
我一直很愛聽SHE的《你曾是少年》,因為覺得那歌詞,寫的就是現在的我們。來自各個小鎮鄉村,也都曾經發誓要做了不起的人,卻在大城市里迷失了方向,忽然某天半夜醒來,像是被命運叫醒了,告訴你不能就這樣過完一生。但是很多時候,心里這么告誡自己,卻不知如何開始。
最近有想要辭職的念頭,因為這份工作實在是無聊至極,并且很閑,有的時候,很因為自己在辦公室里渾渾噩噩的度過一天而愧疚不已。曾經跟閨蜜吐槽說自己就是在混日子,工作輕松,也沒有什么收獲。
她說,輕松不好嗎?我就想要這樣的工作,輕輕松松,賺的錢夠自己花錢就好了。反正年紀到了,就找個好男人嫁了,以后也不會太辛苦。
聽著她這番話,我心里是很不贊同的,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也不好有什么意見。
可是如果就這么過完一生,我是一定不會甘心的。畢竟來一趟世上不容易,走之前,總想為自己做點什么。
在家人的眼里,我一直是個不太安分的女孩,這一點,我承認。因為我并不覺得這總不安分有什么不好。但他們不覺得。
我經常聽見媽媽跟鄰居阿姨吐槽我最多的,就是我整天瞎折騰。一個人跑到陌生的城市,工作換來換去。沒有一處讓她省心的。
每每被她念叨,我都只能解釋為“人生在于折騰嘛”。但毫無例外的收到她的大白眼。
其實,盡管折騰了那么久,我還是沒有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好像所有的忙,都是為了打發自己那顆不肯安于現實的心的借口。
我媽說我書看多了,想法變得越來越不實際了。不能不說,看書確實是影響我的一部分。常常會因為某一篇文章,某一句話而懷疑現在的生活。尤其是看完了《月亮和六便士》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復。
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為了追尋自己的畫家夢,毅然決然的拋棄了原來富足安穩的生活,就算自己已經步入中年,就算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覺得他瘋了,可是他卻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想為了什么而活著。
這樣的勇氣并不是誰都有的,但也正因為他擁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他才成為了一名偉大的畫家。
里面有一句話很能夠體現我現在的心情:“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么。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卻又一種強烈的愿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有的人活著,總會為了心中的那么一點渴望而拼盡全力,才覺得不枉費在這人世走一遭。
既然來都來了,那就好好的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吧!安穩一世也好,拼搏一生也罷,只要是你最想要的,都是最好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