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讀了一本關于如何做筆記的書籍,叫《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趁著點空閑時間簡單談談我對這本書的看法,若能對你有所啟發,實屬榮幸。
如果你目前已經在做筆記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較為成熟的方法框架,那么此書你也可以選擇不翻閱。個人認為這本書適合筆記水平還停留在“學生時代”的朋友閱讀,為什么這么說呢?
學生時代記筆記典型3個特點是:
1.筆記亂,重點不突出;
2.簡單的只是根據板書陳列事實和解釋,甚至只是根據書上簡單陳述事實;
3.往后翻看筆記的時候無法回憶起當時的筆記思路。
如果你存在以上的問題其中一條或者一條以上,我建議你很有必要花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去翻下這本關于如何做筆記的書。
全書略顯啰嗦,重點在第三章到第五章,較為詳細的解釋“學習型”、“工作型”和“博弈型”筆記的主要特征與做法,前面兩章可以視個人時間而定即可。
書中圍繞三個記筆記的原則來陳述:
法則1:使用方格筆記本
法則2:突出標題
法則3:按照“事實→解釋→行動”黃金三分法來記筆記
其中的核心我認為只有一個:
就是黃金三分法,這不止是個簡單的筆記框架,更多的是我們在處理問題、思考問題時的提供了重要的思路。用書中一個較為形象的比喻就是”空、雨、傘“,
稍微思考一下,不難發現這是個我們日常生活中較為普遍處理問題時的思路,作者將這一樸素的道理跟筆記結合,我認為是本書的一大亮點。
此外,在”術“層面,結合書本和自己的一點經驗和思考,總結出以下幾點:
1.不必糾結是否方格筆記本。
盡管書中一在強調需要使用更美觀、更容易對齊的方格筆記本,誠然在剛開始用三分法練習的時候,會對我們的記錄起到積極的作用,后期用普通的筆記本也無妨大礙,但必須要注意的是:橫板記錄,左右兩頁只說一個主題。
扯遠一點,紙質筆記雖然記錄方便靈活的優勢,但并不便于后續的翻看復習,要想同步還得通過拍照上傳云端。對此,本人的解決方案是:利用辦公軟件+云筆記。
辦公軟件:三件套其中一件都行,畢竟表格都是互通的,用你順手的軟件即可。
云筆記:以免廣告嫌疑,不推薦了,你平常慣用的即可。
2.借助箭頭、方框、三種以下的顏色等來記錄
作用至少有三個:一是突出筆記重點 ;二是引導視線,提高可讀性;三是快速梳理邏輯思路。
3.實踐!實踐!再實踐!
這也是區別工作思維與學生思維的重要分界線,學生時期可以以”總結概括“為出口,但在商業領域,不執行一切都是零。一切不以實踐為目的的讀書都是浪費時間,或裝文化人。
紙上覺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謹此,獻給同在路上的各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