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人點評
1、魯迅: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2、[美]漢學家費正清:中國的原始科學發現的主要部分,與熱愛大自然的道士有關,和讀死書的儒生無關。
3、[英]皇家博士李約瑟:中國如果沒有道家與道教,就像大樹沒有根一樣。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學的神秘宗教。
4、著名評論家白燁:《乾道坤道》是一本拿起來就放不下,看完了又忘不了的書,確實是當代文學難得的好書。
5、雷鳴:《乾道坤道》絕不靠所掌握妙道玄理的稀罕而炫奇弄異,也不靠道教的神秘場景取悅讀者,而是在扎實綿密地塑造一群當代道士群像的過程中,寓含著深刻而峻切的思考。
6、著名出版家安波舜:在當代作家中,寫宗教題材的不多,寫好的更沒有。因為這類題材不僅要求功力,更要求信仰。趙德發兩樣都做到了,所以,小說還沒有出版就在朋友圈內流傳就不足為奇了。而我堅定地相信《乾道坤道》‘我命在我不在天’這一融藝術、宗教和養生多重意義的主題,在當下的中國讀者中有非同尋常的號召力。
7、尹小鵬:《乾道坤道》揭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深刻主題。小說言道而顯人,講法而喻世。
二、讀者書評
1、讀者“涂涂”:中國大陸第一部反映當代道教文化的長篇小說。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作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學的宗教,中國道教告訴我們,“我命在我不在天”! 《乾道坤道》以主人公石高靜道長的生命歷程為核心,書寫了他海外傳教、臨危受命、歷盡曲折、重振南宗的經歷。 為了寫作本書,作者趙德發親赴天臺山、嶗山等道教各門派,長期采訪和修煉,并與書中的原型全真南宗道長成為莫逆之交。
2、讀者傷心龍舞: ?《乾道坤道》卻是作者以這種筆法,來寫一個年輕學者,如何在道法唯危之際潛心學習,并努力光復道家南宗的故事。其間將現實緊敲慢打寫著,將官員貪淫,民眾無奈,乃至道門腐敗、人心不古、世道唯利都寫出來。把一個主人公放置其中,讀者便不將他當了修行人也能體會他的難。
3、讀者怒歬:確實,我們太需要一場告別——像小說所設想的那樣,疾病可以消除、作惡可以悔改、生態可以平衡、靈魂可以安寧。當告別可以在本土傳統的道教中實現終極解決時,人們對告別的期待也更大了。
4、讀者diaoke:打開了“宗教感興趣者”和“文學感興趣者”的眼睛,為我們描繪出當代中國獨具特色的道士群體形象,同時提供出道教思想與文化對于個體生命存在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參照價值。
三、經典語錄
1、從搬來的第一天起,他就在門口掛出紅布條幅,上面寫著:老子天下第一!
2、石高靜突然明白:一直與他的家族作對的那個魔鬼出現了。
3、石高靜詫異地問:這水庫建起之后,還能干了?師父笑了笑:滄海尚能變桑田,一個水庫怎么能永遠不干?十八年過去,這水庫并沒有干涸。石高靜望著這面積達十幾平方公里的水面,心想,師父說的那一天,到底會不會有呢?
4、他向一些要好的朋友講了自己的想法,朋友卻都搖頭發笑,說你去美國是可能的,但是進入那個試驗室是萬萬不可能的。石健這樣回答他們:事在人為,我命在我不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