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
泊客日記-尹沽城-8月9日
午后的建國門外大街蜻蜓低飛。天要下雨。我想起了蜻蜓肉的滋味。
兒時,總喜歡和周圍的鄰居伙伴瘋玩。
抓螞蚱,逮蛐蛐,摘桑葚,捕蛤蟆,偷紅薯,挖地洞,打撲克,拍洋片,放風箏,但凡是能玩的,都玩了個遍。天欲雨,街道上就會繞出許多蜻蜓。我們從各家里抄出羽毛球拍,蹦跳著往半空呼。走運的話,可以呼到三倆蜻蜓。掐頭,去尾,拔翅,剝皮,尋一根細鐵絲,串穩,拿打火機烤。烤熟后,灑甲一麥方便面調料。
純瘦肉,味似雞肉,不過要再厚實一些。
現在再抓,似乎殘忍了些。也可能是書讀多了,深諳作家須得有徹底的同情心。倘若,蜻蜓族將我活捉,撕裂四肢,拔頭去皮,烤內臟來吃,恐怕我也不太樂意。
公司處在賽特大廈以南百米處的一角。到公司后,煮茶、焚香,往來迎合,不過是那些俗事。偶爾聽老大開會,也是一樂趣。半個電影行業的料,都會往我耳朵里灌。
睡前讀完奈保爾的《米格爾街》。這是第二次重讀。我折服在奈保爾的每一個句號下。這是天才之作,簡潔到極致,但每一個句子又必不可少。當我知悉,這部作品是奈保爾27歲所作時,我只有一個沖動——把桌上的鉛筆都折斷,筆記本塞進垃圾桶——有天才如此,我還寫什么!
可是想想,自己還有三年。時間真是可口的安慰劑。
新購十卷人民文學出版社精裝版的《契訶夫小說全集》。我發現一個規律:世界各國但凡是杰出的短篇小說家,一般都會冠以“XXX的契訶夫”,比如“愛爾蘭的契訶夫”、“美國的契訶夫”、“墨西哥的契訶夫”。所以,契訶夫應該是傳說中的尊師。
如果學習,自然是向“最高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