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回,我在一場比賽中拔得頭籌,我滿心歡喜地告訴媽媽,我說:“媽媽,我馬上就有工作了。”媽媽聽后特別高興,給我做了我喜歡吃的燒魚。
那個晚上,我簡直活蹦亂跳地快把我的床給折騰壞了,我非常期盼那份工作的到來。
可還沒等我從日光中醒來,大概早上7點45分,公司打來電話說我被高層領導pass了。我只輕輕地“哦”了一聲,像啜飲了一口苦茶,7點48分我脫下西服,換掉皮鞋,穿著邋遢,跑到窗戶邊,我將紙糊的窗戶推開,我看見日光正一步一步被天上的黑云蠶食了。
那年夏天,我沒被好的大學錄取,轉而報考了那家公司。我心想,讀不了大學,但可以有自己喜歡的工作,這輩子也沒什么不劃算的了。
但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它會把你當做雪球一樣在地上滾來搗去,你以為自己長胖了,變得更碩大,健壯了,但事實并非如此,接下來,你就有可能被另一群玩雪球的人損毀,一點一點消失。
2、
有一天,我聽朋友說,那家公司之所以會不要我,是因為有另一個人接替了我的崗位,而那個人的表舅的朋友就是那家公司的大boss。
有人說,生活在這個世上只需要認識三個人就可以圈大自己的圈子。但我不相信,因為我連一個當大boss的親戚或是朋友都沒有。我只能孤立無援地愣在窗戶邊,看日光又慢慢地變得毒辣。
我終于抱頭大哭起來,像失魂亂竄的螞蟻,因為我當時只有十九歲,爸媽的感情不是很好,他們也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民。我找不到工作,上不了大學,那就意味著我是個沒有用的孩子。
但不知道什么時候,我還是咬牙說服了自己,男子漢不能喊疼。
這大概是因為后來有一天,城里的表叔找到我,他建議我學醫,他可以幫我。
3、
在農村,當醫生,穿白大卦的孩子是特別讓人羨慕而又自豪的。于是,村里人紛紛向我爸媽表示祝賀。
村里有個八十多歲的老奶奶,她在我去學校的第一天,死活塞給我五十塊錢。她說,我是個好娃,將來一定會有出息,得了她的獎勵今后就會好運連連。
媽媽握著她的手,對我使眼神叫我收下。
我將它放在兜里,一路上,它被我緊緊地攥在手里,我生怕自己會松懈,垂頭喪氣。
老實說,我不喜歡學醫,但我又沒得選擇。
我不知道人這一輩子能有多少次選擇的機會,但我敢篤信,每經歷一次選擇,必定會有一個人懊悔難過,也必定會有一個人心花怒放。那對于像我這種沒有選擇權利的人來說,想必就介于這二者之間。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在做那個舉棋不定,飄來蕩去的人。有人高興時,對我講了一個勵志故事,我立馬就會發誓要堅持下去,既然我選擇了要成為醫生,我連死都應該不怕,去勇敢成為一名醫生。但也有人會眼瞼下垂地對我講,當醫生簡直太苦,太虐心了。我便目光呆滯地看著他,幾乎連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度過大學那幾年的,反正那段時間,我看了很多很多本心靈雞湯,聽了很多很多個勵志講座,我滿腦子都是道理。當然,我很感謝這些東西。
4、
人這一生確實并不缺乏道理,缺乏的而是對道理的堅信。
所以,今天我很想和像我一樣還在路上掙扎的你再分享一個道理,如果命運一次兩次三次都給不了你好的待遇,那你也要好好努力,因為只有好好努力,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命運還會發生。
總有一次命運會被你掌握,只要你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就像嫁人一樣。
然后,你也不要整天浪費時間去吐槽你周邊的人群,因為有一群人對你不好的同時,也一定會有另一群人對你好,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改變自己,朝好的那端走。你也不要對我說的道理感到不屑,反正總有一天你也會用我對你說過的話去教另一個人怎么努力堅持下來。
你只管努力,我負責加油。不是一點點,而是很努力,很加油。因為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就比有些人矮。
就像劉同在新書《向著光亮那方》寫道: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先天優越的條件,沒有養尊處優的環境,我們的每一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逐日捱過。自漫長無涯的人生中,尋找些微光,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嚴寒的冬天里,哧地一聲,一次次在燃起的火光中,看到溫暖的爐火、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還有最親愛的奶奶,這未嘗不是接近卑微的幸福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