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段時間聽到一句話說,中國教育產業的興盛是家長們的心理焦慮的產物。我深以為然。尤其是在懷上寶寶后,有段時間我一度陷入了恐慌,擔心如果不能給他們創造一個相對優質的生活環境以及教育環境,他們做的不盡如我意或者我們父母不能做得如他們意,我該如何處理與面對。我開始思考,在懷孕的這個期間我能給他們什么?不費吹灰之力,我接觸了“胎教”這個詞。于是,立刻從圖書館借了胎教方面的書籍,回來后仔細研讀并做了詳細的讀書筆記,在孕三月,我便根據這些筆記整理制定了詳細的胎教計劃,明確了每個月的胎教項目以及具體的實施內容。孕四月我開始著手執行,但是, “紙上得來終覺淺”,在執行的同時,我又查閱了一些文獻資料。這一查不但沒有解決我實施過程的疑惑,還一把將我打回到了原點。原來,胎教的科學性在學術界存在諸多爭議,而平時我所執行的一些胎教方法據說還有可能對胎兒有負面影響!多年來訓練的職業懷疑精神,促使我對文獻里面“反胎教”的立論與“挺胎教”的立論進行了對比分析,最終得出了的結論是:胎教,真的有必要!
? ? ? ?一、 “反胎教”觀點之我見
? ? ? 觀點一:質疑“胎教”這個詞的嚴謹性
? ? ? 一些質疑胎教科學性的的專家認為,無論是其教育的對象--胎兒、還是教育所用方法及所教內容都不能將其界定為教育學的范疇,因此,“胎教”一詞的嚴謹性是有存疑的。
? ? ? 我認為:如果胎教背后對應的一系列實施方法和程序是有益的,那么,作為非科研工作者,無需糾結于“胎教”這個名詞的準確性,就如玉米吃了對人體有益,我們無需糾結于該稱之為“玉米”還是“包谷”還是“高粱”抑或是其他方言中的一些表達,不是么?
? ? ? 觀點二:音樂胎教只是聲音或者噪音而不是音樂
? ? ? “胎教”質疑派主要有以下四點疑慮:一是,聲音傳播到母體時,由于孕婦腹壁的吸收和羊水的影響,聲音的部分頻譜發生了改變,胎兒聽起來可能就不是音樂;二是,胎兒是處于無意識狀態的,胎兒的認知能力、情感的發育水平還不足以讓胎兒感受音樂的美好;三是,聲音通過孕婦的腹壁進入胎兒耳朵的聲音有多強,胎兒的聽覺是否能耐受這樣的聲音強度,這些都無從考證,因此,音樂胎教時根本沒有辦法掌握對胎兒有利的音量;四是,進行音樂胎教過的新生兒其聽覺閾值較其他新生兒明顯降低。聽覺閾值降低,就是說胎兒更容易聽見聲音。胎兒閾值的降低,讓胎兒更容易受外界聲音的干擾,從而讓胎兒更容易煩躁和不適。
? ? ? 我認為:無論是“胎教”質疑派和支持派,在以下三個點上是已經達成了共識的:一是,胎兒在約28周之后具備聽力;二是,聲波是可以透進人體被胎兒感知到;三是,胎兒對聲音刺激是有反應的。但是,對于質疑派提出的第一點和第二點,目前暫時沒有足夠的實驗數據能夠證明,除了一些胎教書籍上列舉了一些例子外,比如《七田真胎教法》上就通過很多媽媽來信說明了胎教的效果,又如《斯瑟蒂克階梯胎教法》這本書也是說家里4個女兒的智商已經幼兒期的一些超常表現說明了胎教的積極作用。但是這些例子到底是個體差異還是胎教積極作用,這是不得而知的。不過無論如何第一、第二點都是無害的,最重要的還是第三點和第四點。不過,這兩個點我個人認為都站不住腳。首先第三點,如果說胎教音樂的音量孕媽媽們無法掌控,有可能影響到胎兒的聽力,那么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很多聲音都有可能影響到胎兒的聽力,比如地鐵里面的廣播聲音、馬路上的汽笛聲等等,這是否意味著孕媽媽們要呆在一個絕對安靜的地方呢?顯然這是不現實的。第四點和第三點的反駁理由類似。既然孕婦必須處在一個正常的生活環境中,那么,每天按照孕婦自己覺得舒服的音量播放一些音樂,也不會對胎兒有上面第三和第四點所說的影響。值得特別提醒的是,將耳機貼著肚皮給胎兒播放音樂的這個行為是否會給胎兒的聽力造成影響,暫時還沒有定論,因此,不建議孕媽媽們這樣做。
? ? ? ?觀點三:胎教的功能缺乏科學論證,是沒必要的刺激
? ? ? 胎教不是對胎兒的教育,不會使胎兒在兒童時期變得更聰明,胎教對胎兒是否有利現在還缺乏足夠的科學依據來予以證明。孕媽媽需要做的是通過調節自己的心態和定期的產檢保證胎兒正常的發育環境。
? ? ? 我認為:科學沒有證實胎教的有用性,也不能說明胎教一定是無用的,所以,孕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一些合適的胎教活動。
? ? ? 二、我對胎教的理解與認識
? ? ? (一)胎教理念
? ? ? ?雖然很多孕媽媽的胎教始于“望子成龍”,包括我開始也是因焦慮使胎教帶有了功利性,但這無疑是給胎教這項活動賦予了太多的責任和目標,反而失去了胎教本身的意義。通過這些天來對胎教的了解與自己實施的過程,我個人更認同斯瑟蒂克夫婦的胎教理念:胎教不是“教”寶寶,而是用愛提升母子情感,胎教的每一步都是愛與耐心的情感分享。我們都知道,等寶寶們出生后,媽媽和寶寶之間的任何互動都是需要愛與耐心,比如我們跟寶寶講話,給寶寶撫觸,給寶寶唱歌、講故事,和寶寶做游戲,教寶寶一些簡單知識、常識等等,而這些在我們現下的胎教中不都是有對應的方法么,例如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等等。因此,我們何不把胎教看做是提升媽媽與寶寶之間親密關系的一項提前練習呢。
? ? ? ?(二)胎教到底是作用于胎兒還是孕媽媽?
? ? ? ?合適的胎教一定會正向作用于孕媽媽,然而,孕媽媽的良好狀態是否間接作用于胎兒或者胎教是否直接對胎兒有正面刺激,這個問題還有待科學考證。孕媽媽都知道,懷孕后,身體的變化、角色的變化以及可能面臨的家庭關系變化(如有些夫妻需要婆婆或者媽媽幫忙帶小孩)等等對孕媽媽的情緒有很多負面影響,找到一個合適的途徑調節孕媽媽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胎教中的這些方法對孕媽媽來說就是很好的調節。通過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可以讓自己身心舒暢、心態平和。與寶寶進行語言的交流,撫摸寶寶,感受寶寶的一天一天的變化,可以讓孕媽媽對寶寶的到來充滿期待。這些都能讓媽媽身心舒適愉悅,從而也就給胎兒創造了一個溫馨美好的環境。這一點不也是得到過“反胎教”派的認同么。
? ? ? (三)胎教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 ? ? ?胎教沒必要拘泥于某種固定形式,并不是一定要在一天的某個時間段給寶寶聽音樂或者跟寶寶講話,孕媽媽可以將這些動作內化到的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做一頓色香味俱全的孕婦餐,就是一種美感胎教。還有聽音樂,相信很多孕媽媽平時就有聽音樂的習慣,而懷孕后,仍然按照自己平時的喜好聽音樂就可以,沒有必要一定是古典樂,畢竟不是每個準媽媽都愛聽古典樂,如果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反而適得其反。再如語言胎教,孕媽媽給肚子里的寶寶講的事情可以包括很多方面,包括:自己一天的工作生活總結、上班路上的趣聞、散步時看到的小野貓、天氣以及所有你愿意分享給寶寶的事情。只是孕媽媽在給寶寶描述某個事件或者某個物體的時候,孕媽媽應該在頭腦中把所講的內容勾勒成一幅畫,盡量用充滿童真的語言、帶有畫面感的描述將這些食物形象地傳遞給寶寶,萬一寶寶們能聽懂呢。
? ? ?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以孕媽媽舒適開心為準則的胎教就是合適的胎教,也就是有必要的,那準媽媽們,讓我們把胎教看做是一項提升母子(女)感情的練習,現在就開始吧!